2018年,榆林市建筑企业围绕“把榆林建成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城市”定位,不断调结构、转方向,建筑企业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促进全年建筑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市资质建筑业企业完成产值294.49亿元,同比增长25.3%;增加值87.46亿元,同比增长18.0%;产值增速、增加值增速全年均居全省前列。
一、全市建筑业生产运行情况
1.建筑业产值稳步增长
2018年,全市资质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94.49亿元,同比增25.3%。其中:建筑工程产值完成254.59亿元,同比增长21.2%;安装工程产值完成27.40亿元,同比增长45.3%;其他产值完成12.50亿元,同比增长104.9%。
2.签订合同额大幅提高
2018年全市建筑企业共签订合同额579.09亿元,同比增长67.2%,比上年同期提高了35.1个百分点。其中:上年结转合同额239.90亿元,同比增长149.4%。本年新签合同额339.19亿元,同比增长35.6%。
3.施工面积快速增长
2018年全市建筑企业共完成房屋施工面积1191.3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7.1%,比上年同期提高45.9个百分点。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507.6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2.5%,比上年同期提高159.5个百分点。
4.产值超亿元建筑企业数量和完成产值齐增长
2018年建筑业产值超亿元企业共69户,较上年增加15户,同比增长27.8%;69户企业累计完成产值199.98亿元,同比增长30.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每户平均完成产值2.90亿元。
5.市内建筑企业向外省进军规模不断扩大
2018年全市建筑企业向外省拓展业务逐步扩大,在外省有工程量的企业有79家,比上年增加15户,涉及24个省市完成建筑业产值同比增长94.5%,较上年同期提高107.7个百分点。
6.外省在榆建筑业产值较快增长
2018年,外省在榆施工建筑企业完成产值同比增长43.1%,较上年同期提高48.1个百分点,外省在榆林建筑市场施工量不断增强。
二、全市建筑业生产运行特点
1.从产值构成来看,建筑工程产值是主导
2018年,全市资质建筑企业完成建筑工程产值254.59亿元,占全部产值的比重为86.5%;建筑安装工程产值完成27.40亿元,占全部产值的比重为9.3%;其他产值完成12.5亿元,占全部产值的比重为4.2%。
榆林市建筑企业结构产值占比图
2.分行业来看,房屋建筑行业占据首位
2018年,全市建筑企业中,房屋建筑业行业共实现产值192.03亿元,占建筑业总产值的65.2%;土木工程建筑行业共实现产值98.39亿元,占建筑业总产值的33.5%;建筑安装行业共实现产值2.46亿元,占建筑业总产值的0.8%;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行业共实现产值1.61亿,占建筑业总产值的0.5%。
3.分资质等级看,特、一级资质企业仍是全市建筑业产值的主导者
全市464户资质建筑企业中,特、一级资质企业20户,占全市资质企业的4.3%,完成建筑业产值99.67亿元,占总产值的33.9%,户均产值4.98亿元;二级资质企业341户,占全市资质企业的73.5%,完成建筑业产值166.81亿元,占总产值的56.6%,户均产值0.49亿元;三级资质企业103户,占全市资质企业的22.2%,实现建筑业产值28.01亿元,占总产值的9.5%,户均产值0.27亿元。
4.分县市区来看,北部县市区仍是主力军
全市建筑业格局仍以北六县市区为主,南六县为辅。2018年北部榆阳、横山、神木、府谷、靖边、定边六县市区建筑企业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71.38亿元,占全市总产值的92.2%;南部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子洲六县建筑企业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3.11亿元,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7.8%。榆阳总量、占比最高,占到全市产值的71.0%;吴堡总量占比最低,占全市产值的0.4%。子洲增速最高达到64.5%,高于全市39.2个百分点,吴堡增速最低,是唯一的负增长县。
三、对建筑业发展的建议
1.鼓励企业积极拓展外省市场
继续支持建筑企业根据企业自身技术特长,围绕重点区域、重点专业领域和重点工程项目,向外“走出去”发展,拓展市场空间。
2.提升资质等级,提高市场竞争力
截止2018年底,全市464户建筑企业中具有特、一级资质的企业共20户,占全省特、一级资质企业总数的4.6%,企业在竞标中明显处于劣势。企业要想更长远的发展,在提升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相关部门应对符合提升资质条件的企业及时提升资质,使企业在竞标中能够提高中标率,承揽更多的工程,促进建筑企业健康发展。
3.加快行业转型升级步伐
针对全市建筑企业资质偏低、行业结构单一,市场发展空间有限等问题,需大力培养资质等级高、适应建设需求的建筑企业,继续加快向市政、交通、水利、电力、冶炼等行业方向发展,拓宽专业覆盖面,尽快形成一批“高、精、专”企业,有效提升市场竞争力。
4.抢抓机遇,转型升级占先机
未雨绸缪,抓住机遇,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建造方式,近年来悄然兴起,并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推广,是实现住宅建设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住宅质量和节约住宅能耗的重大变革,是保证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装配式建筑的普及是大势所趋,是现代建筑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应当抓住机遇,转变观念,在新的建筑行业中占领先机。
5.培大扶小,促企业健康发展
在培育大中型建筑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应加大对小微型建筑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激发小微企业发展的热情,促进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为全市经济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