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2018年安康农村经济稳步向好

您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市县信息

2018年安康农村经济稳步向好

文章来源: 陕西省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19-01-22 09:26

  今年以来,安康市聚焦脱贫攻坚,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不断深化农业结构性调整,全市农村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农村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2018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2.0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9%;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28.2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9%

 

  一、农业生产基本情况

 

  (一)特色产业较快发展

 

  一是魔芋产业规模发展。全市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种植、一体化经营”的发展路径,全力打造“全国魔芋产业第一市”。全市已建成市级以上魔芋种芋示范园6个、县级魔芋种芋繁育示范园15个,新增市级以上魔芋龙头企业9个,新增魔芋种植面积5万亩,种植面积达40.2万亩。

 

  二是茶叶产业提档升级。2018年,全市以富硒茶品牌整合为纽带,积极支持富硒茶业集团、秦汉古茶公司组建运营,加快茶叶企业产品研发和标准化茶园建设,全市茶园总面积达76.85万亩、茶叶产量2.48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0.4%6.4%

 

  三是蔬菜产业标准化建设取得成效。全市按照做精设施蔬菜、做优露地蔬菜、做强高山蔬菜的思路,以标准化示范园建设为抓手,着力推进蔬菜产销衔接,促进设施蔬菜园区化发展。2018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11.9万亩,产量155.5万吨,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4.0%5.1%

 

  (二)粮油稳产

 

  全市按照“优结构、稳面积、转方式、保安全”的工作思路,以平坝川道水稻油菜一体化产业带和中高山玉米马铃薯间套一体化产业带建设为重点,着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年粮食总产75.1万吨、油料13.9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0%0.3%

 

  (三)畜牧业稳步发展

 

  全市畜牧业以“阳晨生猪产业联盟示范园”建设为抓手,以畜禽养殖标准化为核心,按照“稳中求进提效益、优化布局推标准、循环发展促转型”的发展路径,推动全市以生猪为主的现代畜牧业稳定健康发展。2018年,全市生猪出栏量为184.78万头,较上年同期增长1.4%;全市肉类总产量17.41万吨,同比增长1.6%,其中:猪肉产量14.02万吨,同比增长1.5%

 

  (四)林业生产持续较快发展

 

  全市造林面积88.73万亩,较上年同期增长26.6%;竹木采运23.0万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增长1.39倍。

 

  (五)现代农业园区不断壮大

 

  全市大力实施“百园建设、千元增收”工程、“五个一”提质增效工程、产业型航母园区培育工程、三产融合示范工程,聚力推进全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累计发展各级各类园区891个,其中省级园区36个,市级园区338个,县级园区517个。

 

  二、当前农村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三产融合程度不深

 

  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不高、层次浅,农产品附加值普遍不高。全市缺乏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型专业市场,市场交易风险大,成本高,大宗农产品流通不畅。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创新能力不足,在开发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新产业和三产融合利益联结机制有待创新。

 

  (二)生猪生产易受市场冲击

 

  生猪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生猪生产始终受“猪周期”的影响,养殖户抵御风险能力不强,对市场的预期更为谨慎,生猪产能增加发展受限。

 

  (三)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加大

 

  安康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后,生态环境保护备受关注,而农业发展无不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如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与污水分流、生态渔业养殖等,在国家对环保要求日益提高的前提下,安康农业产业发展受限。

 

  三、建议

 

  (一)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拓展产业整合渠道

 

  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全力推进农产品加工贸易发展,重点抓好有意向落户企业的跟踪对接,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提升其对产业发展的科技服务,从而使农业生产单环节向全产业链拓展,因势利导,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

 

  (二)聚力畜牧业养殖方式的转变及可持续发展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有效地利用高科技畜牧养殖手段,使畜产品的质量及产量更加完善。同时,强化良种繁育与推广,调整养殖结构,降低养殖成本,加快传统养殖向现代化养殖的转变,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扶持养殖企业和肉产品加工企业,激发养殖积极性,促进养殖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坚持生态均衡发展理念,促农业产业统筹发展

 

  坚持科学合理的使用农业投入品,以治理环境污染、修复农业生态为手段,使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与农业生产相统筹。有效利用生态环境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确保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的有机统一,技术创新与技术集成的有机统一,促进全市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注:按照省统计局统一安排,市、县区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对2017年及以前年度农业统计主要指标进行了修订,2018年增速以修订后数据为基期进行的比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