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咸阳汽车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您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市县信息

咸阳汽车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文章来源: 陕西省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19-01-14 09:00
字号:
打印

  陕西省委、省政府确定将汽车工业打造成全省新支柱产业,定位为社会经济发展头号工程。咸阳市紧跟全省汽车工业发展步伐,通过招商引资、兼并重组、政策指引等措施,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全力推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一、咸阳汽车产业调研基本情况

 

  为摸清产业发展情况,我们对全市13家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企业进行走访和问卷调查。

 

  1、行业基本情况

 

  2017年,咸阳汽车制造业产值46.9亿元,同比下降8.5%。从行业内部构成看,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产值37.4亿元,占比79.7%;汽车车身、挂车产值占比13.9%;改装汽车制造产值占比6.4%

 

 

  2、企业基本情况

 

  全市13家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企业中,整车制造企业1家,改装汽车制造企业1家,零部件制造业企业11家。

 

  (1)整车企业步入正轨,零部件企业有益补充。整车制造企业:陕西秦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生产新能源汽车整车。1227日,公司生产的第一批新能源纯电动客车交付使用,标志着咸阳汽车整车制造行业正式起步。

 

  改装汽车制造企业:陕西路昌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新能源电动清扫机、目前作为全省唯一一家新能源电动清扫机生产厂家,具备一定的区域竞争优势。

 

  11家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例如:陕西泰丰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陕西兴达汽配机电有限公司等,主要服务核心零部件企业和整车生产企业的需求。

 

  (2)咸阳汽车制造业以民营企业为主体,中小型企业占主导。从经济类型上看,除陕西方园汽车标准件有限公司为国有独资企业外,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全市汽车制造业的主体,其中,其他有限责任公司7家,私营有限责任公司5家。

 

  从单位规模上看,没有大型汽车制造业企业,中型企业9户,小型企业4户,企业规模整体偏小。

 

  3、生产情况

 

  企业生产以传统汽车配件为主,节能汽车配件与非节能汽车配件平分秋色。

 

  从配件性能看,4家企业生产新能源汽车配件,7家企业生产传统汽车配件。从节能角度看,5家企业产品中有节能汽车产业零配件,6家企业产品中不包含节能汽车产业零配件。

 

 

  4、采购和销售情况

 

  全市汽车产业采购和销售以省内为主。从原材料来源看,6家企业原材料在省内采购、3家企业原材料在省外采购、4家企业原材料来自省内外。从产品销售来看,11家零部件制造企业的产品主要销售给省内法士特、比亚迪、陕西重汽等整车制造企业;整车制造企业、改装汽车制造企业产品主要在省内销售。

 

  5、主要困难

 

  咸阳市汽车产业存在整车生产起步晚、零部件生产加工受制于上游企业的困境。2018年陕西秦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入驻新兴纺织工业园区,拉开了全市整车生产和新能源汽车生产的序幕,但尚未形成规模化。从汽车配件看,主要为西安核心零部件企业加工零部件,在关键零部件生产方面基本空白,易受整车生产市场以及上游核心零部件企业生产变化的波动。

 

  二、咸阳汽车产业发展分析

 

  恰逢全省汽车产业发展的机遇,咸阳作为陕西制造业产业的主力军,如何抓住机遇,把新能源汽车作为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如何发挥优势,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如何壮大自我,加快咸阳汽车制造业发展,成为一个迫切而现实的问题。

 

  1、咸阳汽车产业发展的机遇

 

  (1)政策环境支持行业发展。从国家层面看,《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借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契机,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

 

  从省级层面看,先后出台了《推动汽车产业加快发展的支持措施》、《关于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实施意见》、《2018年工业稳增长促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相关文件,致力于做大整车规模,提升全省汽车制造业产业规模。

 

  从市级层面,20182月,《咸阳市鼓励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发布;718日,咸阳市渭河汽车工业走廊核心区域正式启动建设,先后招引了山东雷丁汽车企业等一批汽车生产及配套企业落户咸阳。

 

  政策落地后,掷地有声。在此次调研中,76.9%的企业了解省政府办公厅《2018年工业稳增长促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92.3%的企业了解制造业增值税税率从17%下降至16%,政策获得广泛程度的认可。

 

  (2)消费市场总量大,需求层次多。我国汽车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层次丰富的市场需求将成为产业发展的持续动力和上升空间。随着城镇化加快推进和新农村建设,三、四线城市汽车需求将得到快速释放,差异化、多元化的汽车产品将成为市场的主体。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大力发展,将成为未来市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3)汽车产能市场有一定的发展空间。2017年,江苏、重庆、湖北汽车产能位列全国三甲,陕西汽车产能居全国第18名,产能分别为江苏省的21%、重庆市的25.5%、湖北省的27.9%。从发展上看,陕西汽车产业发展具备一定的发展空间,咸阳可以抓住产业发展契机,主动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国内新能源车年产销达到200万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7年新能源汽车全年累计销售77.7万辆,同比增长53.3%。从产能规划到销售情况看,新能源汽车将成为市场的新宠儿。

 

  (4)汽车产业对上下游产业的拉动效果明显。汽车产业链延伸会引发“蝴蝶效应”。根据美国汽车产业的研究结果表明:汽车工业每增值1美元,通常会给上游产业(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以及和领不家制造相关的)带来0.65美元的增值,给下游产业(服务贸易领域,包括汽车销售、维修、金融等)带来2.63美元的增值。利用好汽车产业链的拉动效果明显,可以刺激咸阳汽车产业的发展。

 

  2、咸阳发展汽车产业面临的挑战

 

  (1)省内汽车制造业已经初具规模。省内形成了以新能源汽车、重型卡车、轿车、关键零部件等为优势特色的现代汽车产业体系。2017年,全省汽车制造业产值1576.4亿元,占全省工业产值比重为6.6%。和全省比,咸阳市汽车制造业产值占比仅为1.5%,存在一定的差距。

 

图一:2013-2017年汽车制造业产值占比情况

 

 

  从全省范围看,汽车制造业代表性的企业有比亚迪、吉利、汉德、法士特等,主要集中在西安、宝鸡等地市。从汽车产业总量看,2017年咸阳市汽车制造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偏低,比西安市、宝鸡市分别低17.611.9个百分点。从增长趋势上看,2017年咸阳市汽车制造业产值增速同比下降8.6%,比西安市、宝鸡市低42.5108.1个百分点。

 

  (2)消费需求不能充分满足。基于对环境保护的赞同以及对新技术的需求,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相对于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时间短,技术尚未全面成熟,续航能力、充电时间成为人们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制约因素。受制于技术因素,大众的消费需求尚未得到释放。

 

  3、咸阳发展汽车产业的优势

 

  (1)工业基础雄厚。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咸阳工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全市经济的主导力量,到了2017年底,咸阳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6.4%,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超过47.6%,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导因素,并形成了食品、纺织、电子、装备制造业、医药等为主体的工业体系,特别是装备制造工业一直表现良好,为汽车制造业发展提供较好的产业基础。

 

  (2)产业布局初步形成。目前,咸阳全市着力打造“渭河汽车工业走廊”,形成了“一心一地多点”的核心发展规划。一心是以科技产业园区为核心,一地是将武功县作为基地,多点是以秦都、兴平、乾县、三原等县区共同发展。在一心一地多点核心规划的引领下,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制造、利用机械加工制造的行业优势推动零部件制造,形成整车制造及零部件协同发展,促进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

 

  (3)具备优良的区位优势。从客观条件上看,咸阳市地处关中平原,与西安毗邻、与宝鸡接壤,是关中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工业基础齐备,具备承担全省汽车产业发展规划重要任务的区位优势。

 

  咸阳是大西安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安汽车产业发展中,咸阳应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出发,主动对接,成为西安汽车产业的有力支撑和补充,坚持协同共赢发展,推动区域汽车产业总量达到一个新台阶。

 

  4、咸阳汽车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劣势

 

  咸阳汽车产业存在着行业竞争力弱,关键技术有待突破,企业负担重,融资难等问题。

 

  (1)汽车制造业整体竞争力弱。咸阳汽车制造业规模小,整体竞争力弱。整车生产和新能源汽车生产起步晚,龙头产业带动效能尚未全面发挥;零部件及配件生产得益于全省整车生产的核心带动,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缺乏核心技术,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

 

  (2)高新技术企业个数偏少,研发机构和费用不高。13家企业中有3家企业为高新技术企业,占23.1%7家企业有研发机构,占53.8%。有5家企业在2017年、2018年两年连续有研发经费支出,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最高的达到8%,最低的仅为0.2%

 

  (3)企业发展负担大、困难多。在除税收外的费用负担方面,7户企业表示税收之外的其他费用负担比较高,主要集中在生产线与设备的购置与维护方面。

 

  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中,10户企业存在资金投入大的压力,5户企业存在人才缺乏的压力,4户企业存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压力。

 

  可以看到,企业发展困难存在着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交叉的情况,很多企业由于缺乏核心竞争力,市场开拓并不顺畅、人才流失严重,资金周转等压力并存。

 

  (4)企业发展融资难。从资金渠道看,银行贷款依然为企业的首选,其中,9户企业融资渠道为银行,9户企业在银行贷款不享受优惠政策;5户企业选择金融机构等民间借贷方式周转资金,有2户企业选择从关联方融资。

 

  三、建议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汽车制造业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全市应围绕着汽车发展规划,发挥“渭河汽车工业走廊”的带动作用,加快扩大汽车产业规模,健全汽车产业链。

 

  1、以汽车产业为切入点融入大西安建设

 

  到2021年,西安汽车产业发展目标为:整车产能200万辆、汽车产业产值3300亿元,新能源汽车产量60万辆、汽车零部件产值800亿元、汽车后市场销售收入200亿元。咸阳应积极加入到西安汽车产业发展的浪潮中,通过提升自身的能力,做好与西安的产业互补,共同推动大西安汽车产业发展。

 

  2、提升专业生产技能、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咸阳汽车产业链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特别是在整车生产方面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在数量上加大力气培养行业有代表性的企业,提升区域行业竞争力。就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而言,行业研发投入不足的现象比较突出,整体缺乏核心技术。应提升自身整体研发水平,增加产品附加值,形成较强的专业化生产能力和竞争实力。

 

  3、提升行业盈利能力,缓解费用负担压力

 

  企业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研发能力、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管理水平,缓解制造成本的上升带来的资金压力。调研中,部分企业提出希望政府建立汽车制造业企业发展平台,整合地区资源,多吸引整车制造企业落户,改变受制于人的局面,提升行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盈利水平。

 

  4、打通融资渠道,借、贷合力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一方面,金融机构在实体经济服务上多下功夫,形成“敢贷、能贷、愿贷”的信贷文化,愿意做、能够做、也会做实体经济金融服务业务。另一方面,企业也应摒弃“等、靠、要”的思想,而是要扎实提升业务能力,积极主动拓展其它债权、股权等融资渠道,形成金融与企业的良好互动。

 

  汽车产业具有关联度高、规模效益显著、资金技术密集等特点,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成熟程度的代表性产业之一。咸阳应大力发展汽车制造业,既填补工业发展的空白,也能以此为突破口,实现调结构、补短板的长远规划。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