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西安市交通运输邮电业实现了全面快速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公路、铁路、航空等为主的综合性交通运输网络初步形成。电信邮政业保持了快速发展,邮政从传统步入现代,特别是快递业发展迅速,带动邮政业务量持续增长;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等业务的发展,使电信业发生了质的变化,网络连通千家万户,使得人们足不出门可相互问候并知晓天下事,电信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真真切切的便利。
一、大西安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业实现跨越发展
改革开放揭开了交通运输业发展历史的新篇章,在这个大的背景下,西安市交通运输建设和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增长,交通运输网络覆盖面持续扩大,通达度进一步提高,初步形成了综合性交通体系,综合运输能力明显增强,技术装备和水平显著提高,交通运输业取得了累累硕果。2017年,西安市旅客运输总量24287万人,是1978年的18.2倍,年均增长7.7%;旅客周转量326.72亿人公里,是1999年的1.5倍,年均增长2.4%。货物运输量25497万吨,是1978的6.8倍,年均增长5.1%;货物周转量597.91亿吨公里,是1999年的1.7倍,年均增长3.1%。
主要年份交通运输量及周转量
(一)公路运输能力明显增强
改革开放40年来,西安市公路建设发生较大变化。1990年建成第一条全长16公里的西临高速公路,使西安的公路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先后建成西阎、西蓝等多条高速公路,近年来,又建成三星电子快速干道、西咸北环线和渭玉等数条高速公路,扩能改建西宝、西临等一批高速公路。在加强道路建设的同时,持续加大公路养护投入和管理,干线公路年均好路率达91%以上,处于西部第一、全国领先地位。2017末,西安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3383公里,是1989年的5.2倍,其中,高速公路572公里,是2001年的3.6倍。
城市公路网的完善带动了公路运输量迅猛发展,公路运输量在各类型运输中所占比重呈上升之势。2017年底,西安市民用汽车达到271.64万辆,比1999年增加258.32万辆,年均增长18.2%;其中,载客汽车245.19万辆,比1999年增加238.81万辆,年均增长22.5%;载货汽车24.4万辆,比1999年增加19.97万辆,年均增长9.9%。
2017年,西安市公路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达15601万人和90.03亿人公里,客运量是1981年的40倍,年均增长10.8%;客运周转量是1999年的4倍,年均增长3.9%。公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达24477万吨和350.97亿吨公里,货运量是1978年的13.6倍,年均增长6.9%;货物周转量是1999年的11.7倍,年均增长14.6%。公路客运量所占比重比1981年提高43个百分点,旅客周转量所占比重比1999年提高16.9个百分点,公路货运量所占比重比1978年提高47.7个百分点,货物周转量所占比重比1999年提高50个百分点。
(二)铁路运输保持稳步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西安铁路建设日新月异,西安到延安、安康的铁路相继建成,与全省贯通。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先后实施了多次大提速,使得铁路运输越来越方便快捷。西安北站于2008年9月19日开工建设,2011年1月11日投入使用。2015年7月1日,全国铁路旅客列车运行图调整后,西安北站成为中国西部高铁动车组列车停靠最多的车站。
铁路运输软硬件水平得到大幅提升,铁路客货运量保持稳步增长。2017年,西安市铁路客运量达4500万人,是2005年的2.5倍,年均增长7.9%;旅客周转量68.1亿人公里,是2005年的2.5倍,年均增长8.0%。铁路货运量994万吨,是2005年的1.8倍,年均增长5.2%;货物周转量达245.92亿吨公里,是2005年的5倍,年均增长14.4%。
(三)航空运输发展势头迅速
改革开放为航空运输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航空运输需求的快速增长。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于1991年9月1日正式建成通航;2003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2航站楼启用;2012年5月3日完成二期扩建工程,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3航站楼开始使用。经过多年的建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以其“承接东西,联结南北”的区位优势,成为中国国内干线重要的航空港和国际定期航班机场,是中国民用航空局规划建设的八大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
2017年,咸阳机场通航点总量达到198个,开通航线337条。国内航点总量达152个,占全国机场总数的67%,通达性仅次于北京排名全国第二,新开航线在全国千万级机场中与天津并列第一;国际通航点总量达到46个,航线57条,国际通达性在西部地区中位列第三。
2017年,西安市民航共运送旅客4186万人,是1988年的67.5倍,年均增长15.6%;客运周转量168.59亿人公里,是1999年的4.5倍,年均增长8.7%。航空货运量26万吨,是1988年的21.7倍,年均增长11.2%;货运周转量1.02亿吨公里,比1999年略有减少。航空旅客和货物运输增长速度,均居各运输类型之首。航空客运量所占比重比1988年提高16.2个百分点,旅客周转量所占比重比1999年提高34.1个百分点。
二、邮电业务发展日新月异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经济水平的日益提升,西安市电信邮政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邮政业以信息化促进产业升级,通过拓展经营服务领域,实现了邮政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快递业带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而随着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加大,光纤化、宽带化、IP化、综合化、智能化网络覆盖全市,西安已经成为西北最大的信息港,也是我国重要的通信枢纽之一。2017年,西安市邮电业务总量达439.85亿元,是1978年的3097.57倍,年均增长高达22.9%。
(一)快递业带动邮政业务快速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邮政业务面对信息时代新的挑战与机遇,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促生存,不断开拓新的新的业务。作为一项适应市场经济高速度、快节奏的新业务,快递业务一经推出就得到非常快速的发展,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给快递业务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在它的带动下,西安市邮政业务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2017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66.98亿元,是2002年的15倍,年均增长19.8%;实现邮政业务总收入54.45亿元,是2002年的12.1倍,年均增长18.1%,其中,快递业务41.37亿元,占邮政业务总收入的76%,是2013年的4.3倍,年均增长43.7%,快递业务已经成为拉动邮政业务发展的主要动力。
邮政业务收入发展情况
(二)电信业务发展日新月异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的建设,电信通信手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固定电话,到大哥大,到移动电话,2G直到现在正在发展的5G,电信业务和互联网业务的发展已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日常需要,电信服务的业务内容和产品不断丰富,互联网和数据通信普及到千家万户。
2017年,西安市实现电信业务总量372.88亿元,是2002年的7.9倍,年均增长14.8%;实现电信业务总收入145.16亿元,是2002年的3.5倍,年均增长8.8%。全市固定电话用户数量达到273.22万户,是1978年的213倍,年均增长14.7%;其中,农村固定电话用户29.41万户,是1978年的276.9倍,年均增长15.5%,基本上做到了村村通电话。随着科技的发展,移动电话越来越普及,互联网宽带业务也已成为主流上网方式,移动分组数据上网成为年轻一族网民流行时尚。2017年,全市移动电话用户1854.21万户,是2001年的14.5倍,年均增长18.2%;互联网宽带用户346.79万户,是2001年的201.8倍,年均增长39.3%,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新趋势。
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市交通运输邮电业的发展来看,西安市交通运输邮电业正在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而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西安建设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任务的不断深入,以及信息化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高铁、快递和4G电话等新兴业态将会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交通运输邮电业新的增长点已然形成,必将给交通运输和邮电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