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月,宝鸡市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从主要经济指标看,消费、外贸增势较好,工业、投资、财政税收增速稳中趋缓。
一、工业生产增长放缓
1-11月,宝鸡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含军工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775.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7%,较前三季度和1—10月分别回落3.3、1.3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增长7%,增速较前三季度和1--10月分别回落了1.5和1个百分点。
多数行业产值实现增长。1-11月,全市35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7个行业产值保持同比增长。产值增长较快的行业有:金属制品业增长23.5%;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22.4%;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9.6%;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14.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3.6%;纺织业增长13.4%。
半数产品产量增长。纳入全市统计的35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18种产品产量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过半,其中增长较快的有:工业自动调节仪表与控制系统增长3.7倍;低压开关板增长91.7%;变压器增长33.7%;中成药增长23.8%;原煤增长14.6%;铁路机车增长12.5%。
企业停产面扩大。随着秦岭生态环境整治、铁腕治霾、“散乱污”工业治理等工作的开展,11月,全市停产规上工业企业69户,停产企业影响产值减少57.98亿元,拉低全市工业增速下降2.2个百分点。1-11月,207户企业生产下降,累计减少产值194.1亿元,与1--10月比较,减产户数增加10户,减少产值46亿元以上。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平稳
1-11月,宝鸡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10.0%,增速较1—10月回落2.6个百分点,但高于全省平均1.1个百分点。
一产投资快速增长。1-11月,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1.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6.7%;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5.6%。
民间投资放缓。1-11月,全市民间投资增长4.0%,比上年同期回落15.3个百分点,比1—10月回落5.4个百分点,增速低于目标任务6个百分点。放缓的原因一是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民间投资下降;二是部分县区民间投资负增长,对全市形成下拉。
工业投资低位运行。1—11月,全市工业投资下降15.8%。
三、消费品市场增势良好
1-11月,宝鸡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507.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3%。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87.59亿元,增长11.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9.78亿元,增长23.0%。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24.69亿元,增长16.0%;商品零售482.69亿元,增长12.2%。在商品零售额中,吃类和石油及制品类增长最快,分别增长15.1%和11.6%。
四、对外贸易保持较快增长
1-11月,宝鸡市外贸进出口总额55.9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6%。其中:出口30.05亿元,增长7.8%;进口25.94亿元,增长37.1%。
五、财税收入稳定增长
1-11月,宝鸡市财政总收入218.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1.15亿元,增长6.0%。从收入构成看,各项税收收入62.31亿元,增长13.3%;非税收入18.84亿元,下降12.6%,税收占比76.8%,高于上年同期5.0个百分点。财政支出295.68亿元,增长9.6%。
1-11月,全市税收总收入203.2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8%。
六、市场物价基本稳定
11月,宝鸡市居民消费价格(CPI)较上年同期上涨2.5%,涨幅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1-11月,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5%,八大类商品七涨一跌,其中: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3.4%;居住类上涨3.3%;食品烟酒类上涨3.2%;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5%;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2.5%;衣着类上涨0.9%;交通和通讯类上涨0.5%;;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下降0.2%;。
1-11月,全市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8%;农村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上涨3.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4.7%。
七、金融存贷余额稳步增长
11月末,宝鸡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841.4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5%,比年初增长8.6%;其中,住户存款1707.31亿元,增长9.5%。
11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578.1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8%,比年初增长12.7%。其中,短期贷款495.74亿元,同比增长9.2%;中长期贷款917.69亿元,同比增长12.8%。
总的来看,1-11月宝鸡市经济运行基本保持平稳,但随着内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和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多种因素叠加,全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下阶段,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聚焦薄弱环节,抓重点、补短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步伐,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力争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