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1-11月铜川市规上工业运行简析

您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市县信息

1-11月铜川市规上工业运行简析

文章来源: 陕西省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18-12-24 09:02
字号:
打印

  1-11月,铜川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增速较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同期3.4个百分点,低于全省5.4个百分点,居全省末位。

 

 

  一、基本情况

 

  (一)传统产业“两升两降”

 

  1-11月,四大传统产业合计实现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83.1%,同比增长11.8%,增速较上月回升2.6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1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21.9%,增速较上月回升3.8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12.3%,降幅收窄5.9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21.4%,降幅扩大10.1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9%,增速回落0.9个百分点。(主要行业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拉动点数见下图)

 

 

  (二)接续产业“一升两降”

 

  食品、医药、装备制造等三大接续产业增加值占比为8.3%,同比下降16.9%,降幅较上月收窄6.7个百分点,下拉全市规上工业增速1.8个百分点。其中:食品制造业同比下降66%,降幅收窄5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增长39%,增速加快8.7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下降26.3%,降幅收窄6.5个百分点。

 

  (三)主要工业品“两升三降”

 

  1-11月,全市47个工业产品中,29个下降,增长的18个。主要工业品“两升三降”:原煤同比增长22.1%,增速较上月回升9.9个百分点;水泥熟料增长3.2%,增速回落11个百分点;水泥下降16.8%,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电解铝下降38.1%,降幅扩大6.3个百分点;发电量下降5.8%,降幅收窄2.1个百分点,其中火力发电量下降9.8%,降幅收窄0.4个百分点。

 

  (四)新增企业拉动明显

 

  今年以来,全市共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3户,拉动规上工业增速3.3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近半企业停产减产。受多方因素影响,1-11月全市停产减产企业121户,下拉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3.4个百分点。其中降幅在50%以上的企业达69户,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的28.3%

 

  (二)对煤炭行业依赖度较高。1-11月,煤炭行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54.2%,对全市工业经济的贡献率274.4%,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4个百分点。

 

  (三)工业用电量降幅扩大。1-11月,全市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17.8%,降幅较前三季度扩大9.8个百分点,11月当月用电量下降48.8%

 

  (四)工业投资增速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11月,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7.8%,增幅低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1个百分点,较1-10月提升了2.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采矿业投资下降30.5%,降幅较1-10月收窄7.9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长21.5%,增速提升4.4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下降16.6%,降幅扩大2.9个百分点。

 

  三、形势判断和建议

 

  面对当前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铜川工业在困难与挑战中稳中有进、缓慢增长。

 

  (一)对停减产企业分类施策,持之以恒保增长。“双百”行动再深化,力促增长。一是对全市230上报企业再摸排,对还有信心再生产的要积极进行对接,加大帮扶力度,促使企业尽快投入生产;二是紧盯月度产值下降50%以上企业,坚定企业生产信心,着力提升营商环境,缩小下降幅度;三是对负增长企业一企一策进行帮扶,坚决缩小下降幅度,力促增长。

 

  (二)加快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打造经济新增长点。持续加大新增企业入库工作力度,是提升和稳定当前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着力点。加快陕建工新型材料工业园项目、改性沥青新材料生产线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力争早投产早见效,早日形成新增长点,为全市工业经济稳增长做出新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