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月,宝鸡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含军工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7%,较三季度和上月分别回落3.3、1.3个百分点;增加值增长7%,增速较三季度和上月分别回落了1.5和1个百分点,自今年8月份开始呈现持续走低态势。
一、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1、能源工业稳定增长
1-11月,宝鸡市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21.1%,增速比上月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28.7%,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下降29.6%,比上月提高2.5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2%,比上月提高1.5个百分点。
2、非能源工业持续放缓
1-11月,非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4.3%,比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52.3%,拉动增长3.7个百分点。
3、汽车制造业增速回升
1-11月,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5%,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为20.9%,拉动增长1.5个百分点。所属行业按贡献大小依次是:汽车制造业增长13.1%,比上月提高0.5个百分点,对全市贡献率达17.1%;金属制品业增长23.7%,贡献率为8.9%;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0.9%,贡献率为5.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3%,贡献率为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7.3%,贡献率为1.9%;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制造业和分别增长2.7%和1.3倍,贡献率依次为0.9%、1.4%。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21.6%。
4、大企业集团拉动增长
1-11月,宝钛、石油钢管厂、东岭集团等12户大企业增加值累计增长11.3%,占全市规上工业46.4%,对全市贡献达到72.2%,拉动增长5.1个百分点。
5、中小企业增速较慢
宝鸡市中小企业增加值增长6.5%,低于全市0.5个百分点,对全市增长的贡献为40.5%,拉动增长2.8个百分点。
6、重点产品产量过半数增长
1-11月,宝鸡市35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18种实现增长。其中增速较快的产品有:工业自动调节仪表与控制系统增长3.7倍;低压开关板增长91.7%;变压器增长33.7%;中成药增长23.8%;原煤增长14.6%;铁路机车增长12.5%;汽车增长0.8%。
下降较多的产品有:石油钻井设备下降69.5%;电动车辆(电动叉车)下降67.8%;新能源汽车下降47.9%;内燃叉车下降21.8%;乳制品下降21.5%;硫酸(折100%)下降19.9%;发电量下降10.9%。
二、工业经济增速放缓的主要因素
1、停产减产企业影响增大
因保护嘉陵江源头、丹江口库区生态安全、《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以及《关于加强秦岭限制开发区矿业权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陕国土资发[2017]124号)的要求及响应国家环保督查,积极停产整改,11月,全市742户规上工业企业中,停产企业69户,占比9.3%,较同期减少产值15.70亿元,影响全市月度增速下降5.4个百分点,累计产值减少57.98亿元,影响全市累计增速下降2.2个百分点。
1-11月,207户企业生产下降,占全市总户数比重的27.9%,累计减少产值194.1亿元,与上月比较,减产户数增加10户,减少产值多46亿元。
2、新建企业数量少、规模小
截至11月底,全市在统规上工业企业742户,其中本年新建企业12户,新建企业数量近五年最少。从规模看,除宝鸡吉利发动机有限公司本年产值过十亿外,其余11户企业规模均较小,对全市增长拉动不足。
3、县区发展不平衡
从全市12个县区增加值增长情况看,总量大的县区增速普遍较低,凤县下降10%,金台下降2.5%,平原县除眉县外,其他县区增速均低于10%。增速较快的县区有麟游增长17.6%;陇县增长17%;太白县增长17%,眉县增长12.9%。
4、非公工业增速持续下滑
1-11月,全市非公工业增加值增长3.8%,分别低于上半年、三季度和上月5.1、2和1.2个百分点,从高于全市平均到拖累全市增长,非公工业占全市比重为44.1%,对全市增长影响较大。
三、建议措施
针对当前宝鸡市规上工业持续下滑的实际情况,为使今年和明年开年能达到预期增长,我们建议:
1、加强对停产、下滑企业调研,查找影响企业生产的具体原因,确保12月止跌防滑。同时,对停产的69户企业进行梳理,对有复产可能的企业加强调研,尽快帮助企业脱困复产。
2、从宝鸡市当前情况看,大企业发展受制市场、环境、政策因素影响较大,应对能力不足,抗风险意识不够。今年以来,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始终处于下降状态,表明工业企业在转型升级方面意愿不够强烈,加快培育新的增长动能成为当务之急。
3、加强对中小企业投融资扶持力度,规上企业培育不易,要确保在困难状况下非公中小企业生产平稳,不拖累、不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