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前三季度安康市非公经济稳步发展

您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市县信息

前三季度安康市非公经济稳步发展

文章来源: 陕西省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18-11-20 10:11
字号:
打印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安康市深入贯彻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改革措施,积极为非公有制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发展空间,全市非公经济保持较快发展态势。前三季度安康市非公经济增加值为471.35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59.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3个百分点,位居全省各市区第一。

 

  一、非公经济运行情况

 

  (一)非公占比增加。全市非公经济增加值较上年同期增加66.09亿元,占GDP比重增加1.2个百分点。

 

  (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业非公经济增加值分别为22.87亿元、317.11亿元和131.36亿元,占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34.3%69.8%48.0%。与上年同期相比,二、三产业非公占比分别提高0.81.8个百分点,一产非公占比降低1.5个百分点,呈现出二三一结构模式。第二产业非公经济主体地位依旧突出,工业非公经济增加值255.50亿元,占非公经济增加值54.2%


 


  (三)民间投资较快增长。前三季度民间投资增长30.9%,分别较上半年和一季度加快2.312.5个百分点,高于全市投资增速9.2个百分点。

 

  (四)消费市场平稳运行。前三季度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240.52亿元,增长12.4%,与上半年基本持平。批发业和零售业非公增加值30.53亿元,占本行业增加值比重84%;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非公增加值24.23亿元,占本行业增加值比重高达98.2%

 

  二、存在问题

 

  (一)企业规模较小。从企业规模看,全市“一套表”非公有制法人单位中,小微企业居多,占全市“一套表”法人单位数90.2%,大中型企业较少,仅占9.8%,非公企业总体规模偏小,非公经济增加值仅占全省非公经济增加值的5%

 

  (二)融资难。资金短缺依然是非公企业发展的障碍。一方面,不少非公企业存在管理不规范、信誉低的现状,导致不符合融资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银行贷款门槛高,条件苛刻,加之惜贷现象存在,加剧了非公企业融资难问题。

 

  (三)企业创新意识不高。企业技术产品研发费用投入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所占比重严重偏低。特别是部分企业仍以资源粗放型和产品初加工型为主,产品附加值不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弱。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政策引导,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对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宣传力度,把扶持政策落到实处,助推非公经济发展壮大;不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二)拓宽融资渠道。金融机构可以降低放贷门槛、简化贷款手续,通过资产评估、资金评估、信誉评估等形式为企业风险抵押担保,解决企业的流动资金问题;加快建立非公有制企业担保机构,加强对民间融资的规范,使之成为非公有制经济的融资平台。

 

  (三)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积极引进技术研发型人才,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推进创新发展,完善创新体系,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非公企业抗市场风险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