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前三季度,西安市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消费结构继续处于不断优化态势,线上零售高速发展,线下实体稳中有增,全市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
一、消费品市场稳中有进
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17.06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较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低于全省0.4个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实现2048.92亿元,增长10.2%,较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3.3个百分点,低于全省1.3个百分点。
(一)餐饮收入快速增长。作为十三朝古都、国家中心城市,大西安旅游资源丰富,而伴随“西安年﹒最中国”“春满中国﹒醉西安”“夏爽中国﹒嗨西安”“秋染中国﹒赏西安”如火如荼的开展,带动了全市餐饮业的快速增长。前三季度,从消费形态上看,限上餐饮收入71.68亿元,增长15.6%,较上半年提高0.9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提高15.4个百分点;限上商品零售1977.23亿元,增长10.0%,较上半年和上年同期均回落0.3个百分点。
(二)网络零售持续增长。随着互联网与电子商务技术的快速发展,网购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零售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前三季度,全市限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246.11亿元,占限上零售额12%,增长43.5%,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3.9个百分点,增速超出同期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33.3个百分点,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
(三)消费结构持续优化。从零售商品分类看,伴随市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追求,全市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前三季度,全市水产品、蔬菜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2.7%和17.5%,分别较上年同期提高28.5和19.1个百分点;饮料类、烟酒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7.4%和21.7%,分别较上年同期提升12.6和20.9个百分点;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2.3%,较上年同期提升23.3个百分点。
(四)乡村消费增速持续高于城镇。随着农民收入增加和消费理念的变化,庞大的农村消费市场日渐活跃,消费活力正逐步释放。前三季度,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幅加快,全市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2.51亿元,增长12.6%,较上年同期提高6.7个百分点;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194.55亿元,增长10.4%,较上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点。
(五)煤炭零售依然低迷。自今年5月份以来,煤炭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逐月处于负增长状态,前三季度,全市煤炭及制品类商品零售21.15亿元,同比回落27.1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回落28.1个百分点,销售依然低迷。
二、流通领域运行速度持续增长
(一)批发业和零售业呈平稳增长态势
前三季度,限上批发业企业销售额4021.32亿元,增长23.5%,与上半年持平;限上零售业企业销售额1811.79亿元,增长13.4%,比上半年回落0.2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限上批发业9个中类行业均保持增长态势,销售额居于前三分别是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纺织、服装及家庭用品批发,分别增长29.9%、4.1%和16.7%。按商品具体分类,金属及金属矿批发商品销售额位居首位,增长43.8%,较上半年增长0.1个百分点,继续发挥助推全市批发业保持平稳增长的支撑作用。
前三季度,限上零售业9个中类行业均保持增长态势,汽车、摩托车、零配件和燃料及其他动力销售,综合零售和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销售额位居前三,分别增长11.3%、11.1%和9.7%。按商品具体分类,汽车新车零售销售额位居首位,增长7.6%,较上半年回落1.3个百分点。
(二)住宿业、餐饮业快速增长
在假日旅游、城市宣传、网络影响等多因素影响带动下,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增速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
前三季度,限上住宿业企业营业额49.06亿元,增长13.2%,较上年同期提高14.8个百分点,较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旅游饭店、一般旅馆、其他住宿业营业额分别占住宿业营业额的78.7%、17.8和3.4%,分别增长11.5%、23.0%和19.2%;中型住宿业企业营业额占住宿业的53.8%,增长13.3%,依然是支撑住宿业发展的主力军。
前三季度,限上餐饮业企业营业额56.23亿元,增长17.9%,较上年同期增长16.7个百分点,较上半年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正餐服务营业额增长17.7%,较上半年回落0.2个百分点,占限上餐饮业营业额77.0%,快餐服务营业额增长17.0%。
三、消费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大宗商品销售增速持续放缓。前三季度,全市限上汽车类零售额539.9亿元,增长5.5%,较上半年回落0.7个百分点,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2.0个百分点。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销售额213.63亿元,增长21.4%,较上半年回落0.8个百分点,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1.6个百分点。
(二)传统零售模式亟待创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强势崛起,智慧物流、电子商务等新消费形式的不断涌现,有力助推了线上零售额的快速提升,也倒逼传统零售模式加快改革与创新。前三季度,全市限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零售额增长43.5%,持续保持高位增长。而大型超市、便利店、超市的零售额分别增长2.5%、26.8%和16.8%,远低于网络零售增速。
(三)消费市场转型升级需加速。从居民消费结构来看,家庭及个人消费品逐步进入提质升级,追求个性化和品质化的消费需求旺盛,但市场转型升级的步伐还未及时跟进,从而导致市场上一经出现个性化、特色化的新型消费品,市民就会蜂拥而至。以“餐饮体验+生鲜超市+基于本店配送”模式的“盒马生鲜”登陆西安后,一经上市立即吸引了喜欢“尝鲜”的市民,企业零售额增速实现快速增长。而集购物、餐饮、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西安赛格商业运营管理公司,以“超前化视野”与“专业化思维”相结合的管理运作模式,外加显著的地理优势,吸引了众多特别是青年消费者青睐,企业零售额增速远高于全市消费品零售额增速。
四、预期与展望
从前三季度全市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看,随着大西安建设的持续推进,招商引资步伐的加快,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以及户籍新政、人才新政所引发的叠加效应,有效助推了消费品市场的发展。自10月起新个税起征点正式实施,使得中低收入人群税负降低,将有助于扩大消费。而国务院新近发布的《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无疑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助推消费品市场发展。在此背景下,预计四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继续保持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