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前三季度,商洛市建筑业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分县区看呈现出不同特点。
一、发展现状
从企业个数看,全市建筑企业104家,同比增长21%。其中:商州30家,同比增长7%;洛南7家,与去年持平;丹凤3家,与去年持平;商南10家,同比增长42.9%;山阳17家,同比增长30.8%;镇安26家,同比增长44.4%;柞水7家,同比增长16.7%。商州和镇安企业个数最多,丹凤最少。
从签订合同来看,全市建筑业签订合同156.27亿元,同比增长15.5%。其中:商州73.39亿元,同比增长18.2%;洛南11.29亿元;同比增长24.6%;丹凤2.52亿元,同比增长25.4%;商南7.77亿元,同比增长6.1%;山阳28.09亿元,同比增长19.9%;镇安31.15亿元,同比增长6.1%;柞水2.08亿元,同比增长0.5%。商州建筑企业签订的合同额最多,柞水最少,丹凤建筑业签订的合同额增速最高,柞水最低。
从建筑业总产值来看,全市建筑业总产值123.31亿元,同比增长11.2%。其中:商州24.89亿元,同比增长19.1%;洛南8.29亿元,同比增长19.6%;丹凤4.24亿元,同比增长25.1%;商南5.74亿元,同比下降13.6%;山阳50.22亿元,同比增长6%;镇安27.33亿元,同比增长16.4%;柞水2.6亿元,同比增长22.6%;山阳建筑业总产值最大,柞水最小,丹凤速度最高,商南增速最低。
从房屋建筑施工面积看,全市建筑业房屋施工面积983.98万平米,同比增长17.5%。其中:商州189.43万平米,增速42.9%;洛南94.57万平米,增速51.1%;丹凤21.17万平米,增速24%;商南37.97万平米,增速16.5%;山阳440.03万平米,增速9.2%;镇安92.96万平米,增速-2.2%;柞水14.64万平米,增速2.7%。山阳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最多,柞水最少,洛南增速最高,镇安增速最低。
从主营业务收入看,全市建筑业主营业务收入101.32亿元,增速15.1%。其中:商州23.18亿元,增速41%;洛南7.7亿元,增速23%;丹凤3.94亿元,增速16.2%;商南5.7亿元,增速1.1%;山阳49.87亿元,增速5.2%;镇安10.05亿元,增速25%;柞水0.87亿元,增速3.6%。山阳建筑业主营业务收入最多,丹凤最少,商州增速最高,商南增速最低。
从应收工程款来看,全市建筑业应收工程款25.64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商州2.77亿元,同比下降10%;洛南1.27亿元,同比下降6%;丹凤0.22亿元,同比增长210%;商南2.21亿元,同比增长19%;山阳13.97亿元,同比增长24%;镇安5.11亿元,同比增长66%;柞水0.085亿元,同比增长5%。山阳建筑业应收工程款最多,柞水最少,丹凤增速最高,商州增速最低。
二、下一步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抓企业和项目入库。没有企业,没有项目,建筑业统计各项指标肯定上不去,抓企业入库很重要。要积极与住建和发改部门沟通联系,做到应统尽统,颗粒归仓。
2、抓培训和督导检查。统计数据质量很重要,源头数据质量更加重要,一定要做好对企业的培训,特别是新入库换新人企业的培训,做到对指标准确理解,做到数出有据。要加强督导检查,确保企业按时保质保量上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抓分析和预警监测。季度数据出来前,要根据已经掌握的情况和与企业的沟通,做好相关指标的预测,发现波动较大的指标要及时预警。数据出来后要及时汇总分析,摆事实讲道理,分析问题,查找原因,做好研判,要牢固树立统计分析是统计部门最大的成果的思想,认真做好统计分析,为政府提供科学详实的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