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榆林:稳中向好添活力 质效提升惠民生

您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市县信息

榆林:稳中向好添活力 质效提升惠民生

文章来源: 陕西省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18-11-06 10:18
字号:
打印

  今年以来,榆林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要求,围绕实现三大目标两个更大,突出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主题,持续推进十大战略问题研究成果物化,狠抓中省市各项政策落实,经济运行实现了稳中向好、质效提升的预期目标。

 

  一、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好的态势不断巩固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664.61亿元,同比增长9.3%,较上年同期加快1.4个百分点,季度增速创2013年以来新高。增速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三位,较上半年前移二位,稳居全省第一方阵。从前三季度增速看,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增长7.6%8.6%9.3%,经济整体呈现稳中向好态势,好的态势不断巩固。

 

  (一)农业生产稳定

 

  三季度,全市气候条件良好,适合农作物生长,尤其8月份以后,雨量丰沛,光照充足,秋粮丰收在望。畜产品市场需求稳定,农业经济整体稳步向好。前三季度,全市累计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7.19亿元,同比增长3.6%。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2.75亿元,增长3.0%。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3.5%,为农业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

 

  (二)二产平稳增长

 

  前三季度,全市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726.75亿元,同比增长8.2%,较上年同期加快2.9个百分点。

 

  1.工业稳中有增

 

  前三季度,全市842户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总产值3228.21亿元,同比增长13.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较上年同期加快3.0个百分点。

 

  能源行业增长加快。前三季度,全市规上能源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产值2556.48亿元,同比增长14.4%,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79.2%;非能源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产值671.73亿元,增长8.4%。能源工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累计完成产值1512.49亿元,增长14.3%,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6.9%

 

  主要能化产品生产加快。35类主要工业产品中,原煤、天然气、精甲醇、铁合金、发电量等14类产品产量保持正增长。其中,原煤产量累计33526万吨,同比增长17.7%,较上年同期加快7.2个百分点。

 

  2.建筑业较快增长

 

  前三季度,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企业总产值182.98亿元,同比增长32.7%,较上年同期加快6.0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46.96亿元,增长24.6%,加快9.5个百分点,延续了今年以来的两位数增长。建筑企业448个,同比增长3.9%。本年新签合同额218.61亿元,增长43.1%

 

  (三)服务业稳健增长

 

  前三季度,全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85.11亿元,增长11.6%,较上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较二季度加快3.0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省第一位。其中,占38.5%的其他服务业增长23.7%;占34.1%的批发和零售业增长6.1%;占9.2%的房地产业增长1.9%;占9.0%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4.5%

 

  二、主要指标持续稳健,稳的格局更加明显

 

  (一)投资增长缓中趋稳

 

  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8%,较上年同期加快1.0个百分点,较1-8月回落4.4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投资增长8.6%,民间投资增长47.9%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3.5%,较1-8月回落23.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下降4.7%,较1-8月回落7.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下降5.0%(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4.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1.0%,较1-8月加快2.1个百分点。

 

  房地产投资加快,商品房去库存形势较好。前三季度,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56.7%,较上年同期加快7.7个百分点。商品房累计销售面积66.23万平方米,增长28.5%;截至9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90.10万平方米,下降7.0%

 

  (二)市场消费持续旺盛

 

  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9.36亿元,同比增长11.2%,较上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66.13亿元,增长11.8%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41.36亿元,增长8.8%;乡村128.00亿元,增长16.1%。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325.18亿元,增长10.2%;餐饮收入44.18亿元,增长19.4%

 

  从流通领域看,批零住餐四大行业稳步增长。前三季度,全市批发业销售额实现2050.07亿元,同比增长14.4%;零售业销售额实现637.98亿元,增长14.0%;住宿业营业额实现22.73亿元,增长16.5%;餐饮业营业额实现109.25亿元,增长17.8%

 

  (三)用电量整体平稳

 

  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累计233.84亿度,同比增长13.2%,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1.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累计192.67亿度,增长14.6%,较上年同期回落1.4个百分点。

 

  三、质量效益显著改善,百姓获得感更强

 

  (一)企业效益稳步向好

 

  企业利润高速增长,降本增效成效明显。前三季度,全市836户规模以上工业直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98.2亿元,同比增长14.1%;亏损面24.4%,较上年同期缩小1.3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12.4亿元,增长11.9%;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和费用70.28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6元。

 

  (二)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前三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57元,同比增长9.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83元,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93元,增长8.9%。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76,较上年同期缩小0.12

 

  (三)财政收支持续较快

 

  前三季度,全市地方财政收入306.41亿元,增长31.9%,延续了去年以来的快速增长态势,经济稳中向好为财政增长形成有力支撑。其中,各项税收254.24亿元,增长29.2%,占地方财政收入的83.0%。完成财政支出472.34亿元,增长17.0%。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增速分别位居全省第一位和第二位,重点领域得到全面的财力保障。

 

  (四)物价小幅上涨

 

  前三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消费总指数增长1.5%,涨幅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八大类消费指数均小幅上涨,其中,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分别上涨0.7%0.8%2.5%0.2%2.6%1.2%2.0%1.1%

 

  四、经济运行仍存隐忧,重点领域需要高度关注

 

  (一)高度关注能源工业

 

  前三季度,全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虽然低于第三产业,但是对GDP的贡献率和拉动率分别高于第三产业6.3个百分点、0.6个百分点,二产依然是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特别是煤炭产业对全市经济的影响举足轻重。前三季度全市能源工业产值占到规上工业的79.2%,其中仅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就占到规上工业的46.9%,能源产业的波动对全市乃至全省经济平稳运行产生较大影响。前三季度,规上工业虽然整体平稳较快,但增加值增速在全省位居第七,仍处于中下游。

 

  (二)高度关注固定资产投资

 

  今年以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呈先快速上升后稳中趋缓态势,前四个月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在续建项目拉动下快速增长,从5月开始,连续五个月增速下滑,投资项目规模减小,对固定资产投资支撑乏力。尤其是工业投资由正转负,同比下降5.0%,成为后期工业稳增长的隐患。

 

  (三)高度关注金融信贷

 

  截止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772.90亿元,同比增长10.4%,较年初新增366.8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001.95亿元,下降2.4%,较年初减少8.76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1336.35亿元,增长2.4%,较年初新增18.09亿元;短期贷款460.39亿元,下降22.9%,较年初减少90.97亿元,是贷款余额下降的主要原因。存贷比从2013年的74.3%不断下滑,9月份仅为53.1%,较上年同期回落6.9个百分点。

 

  (四)高度关注对外经济

 

  前三季度,全市进出口总值5.24亿元,同比下降51.2%,低于全省83.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36亿元,下降24.5%;进口0.88亿元,下降82.3%。从全省来看,全市进出口总值在全省各地市位居第七位,且低于杨凌示范区,与全市的经济总量不相匹配。

 

  五、走势判断及建议

 

  从全国、全省来看,一、二、三季度全国GDP分别同比增长6.8%6.8%6.7%,全省分别增长8.5%8.6%8.4%,全国、全省GDP总体保持平稳增长,但也表现出稳中有变、稳中有缓的趋势,增长压力有所加大。从全市情况看,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持续稳中向好,三大产业平稳增长,主要先行指标稳中有升,若继续保持这种良好发展势头,全年有望延续前三季度运行态势。但是当前国际外部挑战变数增多,中美贸易摩擦还在持续,国内结构调整阵痛显现,全国、全省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向下传导,下阶段全市面临的发展压力只增不减,建议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抓能源工业稳增长

 

  能源工业是全市经济运行的压舱石,能源工业的平稳运行对全市经济至关重要。要强化对重点能化行业的监测调控,尤其是煤炭行业。三季度,榆林煤价格指数正式上线,每周三下午16点发布数据。要充分挖掘榆林煤价格指数作用,摸清并细化榆林煤价格指数与全国煤炭价格、榆林煤炭产量、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的量化关系,达到真实准确反映煤炭供求关系,为煤炭供需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服务,也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依据,达到产能释放有序,产销平衡,效益提升的目的。

 

  (二)抓民间投资增潜力

 

  投资反映的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后劲,因此加大投资力度就是加大未来经济增长后劲。近年来,全市政府投资发挥着引领作用,民间投资虽然增长加快,但投资额占比偏低,与鄂尔多斯及其他投资总量大的城市相比差距明显,所以要注重民间投资潜力的挖掘。要处理好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关系,政府投资在竞争性行业保持适度存在,同时避免行政性垄断的发生,不利用体制优势与民争利,重视保护民间投资的利益诉求,吸引民间资本投向产业,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融资条件。

 

  (三)抓金融信贷寻突破

 

  金融信贷是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只有金融支持有力,实体经济才能焕发生机。受前几年金融信用不良的影响,榆林民间融资持续低迷,融资渠道主要转向银行,而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也逐渐审慎。企业贷款难,银行难贷款中间核心问题就是信任二字,要打破这种僵局,必须有一方主动迈步。金融机构或者产业发展基金可以参考海尔金控模式,尝试以产业投行模式做金融的理念,金融服务不局限于为目标客户提供传统的授信和现金流,而是为众多实体企业提供金融资本以外的更多要素,实现金融企业与实体产业的共创共赢

 

  (四)抓对外经济添动力

 

  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与投资和消费同样重要。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5日在上海举办,虽然主要内容是进口,但参加博览会的不仅有参展商,还有国外采购商和投资商。全市要紧紧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加强联络,充分掌握外商信息,积极主动对接,邀请外商来榆实地考察,力争在招商引资、特别是利用外资方面取得新成效,促进进口签约和投资项目、货物出口等多方面取得新突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