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府谷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探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市县信息

府谷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探索

文章来源: 陕西省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18-11-01 09:04
字号:
打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对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府谷县地处秦晋蒙三省交汇处,黄河文化、草原文化、长城文化、西口文化交融相会,几种文化在这里碰撞激发出了独具特色的府谷文化。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县委、政府提出全力打造三省交汇处最富活力、最有魅力、最具影响力县级城市的新定位,筑梦路上,文化先行。全县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打造文化大县、文化强县,现就目前发展情况及今后的发展思路简单介绍。

 

  一、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2017年全县文化产业法人单位288家。从单位的类型来看,文化制造业4家,占1.38%;文化贸易业106家,占36.8%;文化服务业单位178家,占61.8%,文化服务业单位数占比最高。从单位的规模来看,截止2017年底,全县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为2家,今年能够发展2家规上企业。就目前情况看,2家规上文化企业都为文化服务企业,文化贸易业和文化制造业成为我们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新方向。

 

  近年来,全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发展速度呈现逐年上

 

  升趋势。2010年—2016年全县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分别为0.66亿元、0.88亿元、1.36亿元、2.43亿元、2.46亿元、2.75亿元、3.09亿元占GDP比重依次0.25%0.21%0.30%0.56%0.56%0.72%0.78%分别比上年提高了-0.040.090.260.160.06个百分点,虽然产值逐年增加,占比也在逐年上升,但发展速度还是很慢,占比一直没有超过1%

 

  二、文化产业存在问题

 

  (一)文化产业总量偏小,结构不合理。

 

  到2017年年底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都没有超过1%,在全市的排名一直处于后几位,与文化强县和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发展文化产业的任务十分艰巨。从文化产业的结构来看,文化制造业、文化贸易业整体偏小,是今后重点发展的一个方向,没有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业、文化贸易业的文化产业是一个不健全的文化产业。而文化服务业也仅限于广告服务、策划,会议及展览,婚庆,艺术培训等行业,新兴的文化服务业,如现代传媒,动漫数字游戏、多媒体软件开发、游乐园、文艺创造与表演等基本为空白。不仅结构单调,没有形成规模,而且总量很小。

 

  (二)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太少,必须重点培养一

 

  批。

 

  产业主体是产业发展的关键,2017年全县共有各类文化产业单位288家,而规模以上文化产业仅2家,少之又少。仅占全部文化产业单位的0.69%,全县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平均规模较小,缺少有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产业主体不多。从总体来看,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小、弱、散的特点,缺少有影响力的大型文化制造业、文化贸易业,大带小的传带作用不强,规模以上文化服务业数量太少难以起到引领作用,而且经营主体的产值也太小,没有形成规模的文化产业园区,很难带动全县的文化产业大发展。

 

  (三)部门重视程度不够,基层基础薄弱。

 

  由于文化产业统计工作起步较晚,加之涉及的行业范围广,专业性强,涉及的部门比较多,跨部门之间配合协调比较差,各部门对平台数据上报不重视,对成长型企业的培育不够,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的入库不关心。造成了文化产业相关工作的极度弱化,结果不太理想,令人堪忧。

 

  三、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政策滞后的制约,全县的文化产业出现了起步晚,规模小,经营弱,零散分布等状况,因此就目前全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背景下加快全县文化产业的发展,显的非常迫切。

 

  (一)抢抓机遇,政策引导,努力营造文化产业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县委、政府紧紧抓住文化产业大繁荣、大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加紧制定和实施关于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和支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政策和激励制度,从而形成覆盖文化产业各行业,面向具体环节,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为府谷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实现文化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2、加快文化产业基础建设。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全力打造三省交汇处最富活力、最有魅力、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园区,以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以文化产业园区为引领,覆盖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实施网络。不断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建立公共服务设施反馈机制,拓展文化产业健康理性发展。

 

  3、引进大项目带动文化产业和资源统筹整合。实施重大项目带动工程,重点发展一批市场前景好、成长性强、有科技创新的团队支撑,对全县文化产业能够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的项目,带动整个地区和行业大发展。如数字动漫、影视制作、文化与旅游景区等等。

 

  (二)因地制宜,培育特色文化,推进各种文化协调发展

 

  府谷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地域特色鲜明。特色文化资源是府谷的优势,具有重要文化传承价值和经济开发价值,要把府谷从文化资源大县向文化产业强县转变,就要重点发展特色文化产业。要制定科学的符合府谷的特色文化发展规划,确定特色文化产业的总体布局和发展重点,将黄河文化、草原文化、长城文化、西口文化融合发展,以特色为立身之本,以创新为飞翔之翼,加强创意转化,主动与文化遗产保护、旅游等相融合,走出自己的特色和创新发展之路。定期组织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如府谷海红果文化节、全国糜子产业大会等,展示府谷文化自信和独特魅力。

 

  (三)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均衡发展,重点提升文化制造业

 

  文化产业的发展应该是集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产业,一个故事、一个人物形象可以转化为出版物、影视作品、舞台演出等系列衍生品,只要消费市场火爆,就能在经济收益上产生叠加效应,实现一次投资多次回报。因此,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仅靠单独的文化服务产业很难实现文化产业的壮大,而要重点优化文化制造业,只有通过大力发展制造业的同时,通过拓展文化消费市场,促进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服务环节的有效对接。才能实现文化产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培育城市文化市场的同时,特别注重要开拓农村文化市场,毕竟我们还有16万的乡村人口,这个市场也是很值得我们挖掘的。鼓励电影向农村延伸、鼓励二人台等艺术团到基层演出,推出适合农民群众购买能力的图书报刊等。通过消费市场的融合拓展,推动文化批零业和文化服务业稳步发展,促进文化整体结构均衡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