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延安:前三季度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您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市县信息

延安:前三季度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文章来源: 延安市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18-10-31 09:40
字号:
打印

  今年以来,延安市紧紧围绕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主动作为,综合施策,统筹推进,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0.9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9.3%,较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较上半年提高0.6个百分点,比全国和全省分别高2.6个和0.9个百分点,与榆林市并列全省第三。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4.28亿元,增长3.0%,较上半年回落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648.38亿元,增长9.0%,较上半年回落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68.27亿元,增长10.6%,较上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一、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一)农业生产小幅回落

 

  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完成产值80.29亿元,增长3.0%;实现增加值46.52亿元,增长3.0%,较上半年回落0.5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种植业增加值32.09亿元,增长3.6%;林业增加值2.18亿元,增长2.0%;牧业增加值9.74亿元,增长1.2%;渔业增加值0.28亿元,增长15.5%;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2.24亿元,增长3.5%

 

  种植业基本平稳。蔬菜产量113.21万吨,增长3.8%;瓜果产量16.24万吨,增长9.8%;夏粮产量2.67万吨,增长0.67%;早熟苹果67.2万吨,下降5.8%

 

  畜牧产品小幅减少。生猪出栏、存栏分别为47.37万头、45.34万头,下降0.9%、1.4%;牛出栏3.33万头,增长1.9%,存栏16.04万头,下降0.6%;羊出栏28.59万只,增长1.7%,存栏60.31万只,下降1.6%;家禽出栏、存栏分别为254.26万只、390.93万只,下降0.8%1.8%。全市肉类总产量4.83万吨,下降0.6%;禽蛋产量2.21万吨,下降0.3%

 

  (二)规上工业保持快速增长

 

  全市规上工业完成产值1111.00亿元,增长26.3%,较上半年提高7.9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592.61亿元,增长10.3%,提高0.8个百分点,再次刷新6年来最好水平,达到两位数较快增长。

 

  全市能源工业实现增加值550.78亿元,增长9.7%,较上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工业增加值372.91亿元,增长6.7%,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129.18亿元,增长13.1%。全市非能工业增加值41.83亿元,增长18.3%,较上半年提高6.8个百分点,其中卷烟工业增加值17.87亿元,增长15.1%,较上半年提高21.2个百分点。

 

  主要产品产量全部保持增长:生产原煤3671.07万吨,增长2.9%;生产原油1150.49万吨,增长0.3%,其中长庆油田507.80万吨,下降1.2%,延长油田(含集团)642.69万吨,增长1.5%;加工原油686.96万吨,增长3.6%;生产卷烟24.60万箱,增长10.3%;生产天然气34.68亿立方米,增长25.6%;发电量51.18亿千瓦时,增长60.4%

 

  能源价格上涨幅度大。根据企业调研情况,原油均价3702/吨,上涨51.4%;延长集团成品油中92号汽油价格7470/吨,上涨48%;禾草沟煤矿原煤均价730/吨,上涨29%

 

  企业经营状况继续向好。1-8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达到69.7亿元,增长1.1倍;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6.93%,较上年同期提高2.58个百分点。

 

  建筑业增速整体回落。全市资质内建筑企业完成产值78.54亿元,下降6.7%;实现增加值46.13亿元,下降0.8%,较上半年回落7.0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加快发展

 

  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68.27亿元,增长10.6%,较上半年提高2.7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持平。

 

  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8.12亿元,增长6.5%,拉动服务业增长0.9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8.92亿元,增长6.4%,拉动增长0.5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9.25亿元,增长4.3%,拉动增长0.4个百分点;金融业增加值39.72亿元,增长4.3%,拉动增长0.5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增加值24.28亿元,下降0.7%;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87.39亿元,增长30.9%,拉动增长6.5个百分点;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105.49亿元,增长7.1%,拉动增长1.7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小幅增长。

 

  全市市级重点项目开复工率达到95%,创历年新高。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较去年同期提高7.9个百分点,较上半年回落4.3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投资两升一降:第一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1倍,占比为4.2%;第二产业增长3.6%,较上半年回落3.7个百分点,占比为38.7%;第三产业下降4.7%,较上半年收窄2.0个百分点,占比为59.7%

 

  分行业看,房地产业投资拉动明显,教育和文化产业投资快速增长,工业投资保持平稳,基础设施投资大幅回落。全市房地产业开发投资增长1倍;文化产业投资增长41.5%,教育投资增长20.4%;工业投资增长3.7%,其中采矿业下降0.7%,制造业增长22.1%;基础设施投资下降36.4%,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28%,交通运输邮政业下降24.2%,信息传输业下降79.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下降40.4%

 

  民间投资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市民间投资增长62.6%,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6个百分点。由于新区建设的不断加快,房地产业发展迅速,占民间投资的比重达到51.4%,增长1.7倍,拉动全市民间投资提高52.3个百分点。

 

  (五)市场消费继续升温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6.51亿元,增长10.6%,较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与上半年持平;其中限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16.42亿元,增长10.4%,较上年同期和上半年分别提高1.1个和0.8个百分点,。

 

  按消费形态分,限上餐饮收入8.32亿元,增长15.4%,商品零售108.10亿元,增长10.1%。商品零售中,吃类增长8.3%,穿类下降1.5%,用类增长9.3%。用类商品中,化妆品类下降11.3%,金银珠宝类下降11.1%,日用品类下降27.0%,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6.0%,汽车类增长3.6%

 

  苹果市场销售良好。从在库的29户苹果批发企业销售状况看,仅有2户销售额处于下降态势,17户保持两位数以上快速增长。

 

  (六)金融财政运行稳健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市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26.87亿元,增长20.9%;其中税收收入80.37亿元,增长27.4%,非税收入46.50亿元,增长11.0%。全市地方财政支出318.91亿元,增长14.6%。其中教育支出增长17.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7.2%,医疗卫生支出增长24.1%。金融贷款较快增长。9月末,全市金融各项存款1642.94亿元,增长5.4%;各项贷款1211.82亿元,增长11.9%

 

  (七)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66元,增长8.0%,和全省持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60元,增长9.0%,低于全省0.1个百分点。

 

  (八)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全市新增就业1.4万人,距全年计划(1.5万人)相差0.1万人,前三季度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低于年度控制目标(3.9%0.4个百分点。

 

  (九)市场物价平稳上涨

 

  9月当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9%,累计上涨1.8%,低于全国水平0.3个百分点。全年物价总体呈现平稳上涨趋势:从1-6月上涨1.5%起,累计涨幅逐月扩大0.1个百分点。服务价格指数上涨2.8%,高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个百分点;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1.3%,低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0.5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价格七涨一平:食品烟酒类上涨1.2%,衣着类上涨0.8%,居住类上涨4.5%,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5%,交通和通讯类上涨1.5%,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2%,医疗保健类上涨1.2%;其他用品和服务类持平。

 

  (十)全社会用电量快速增长

 

  全社会用电量68.47亿千瓦时,增长11.0%,较去年同期提高6.1个百分点。第一产业用电0.31亿千瓦时,增长12.4%;第二产业用电49.09亿千瓦时,增长11.8%,其中工业用电增长13.0%;第三产业用电增长10.56亿千瓦时,增长8.6%;城乡居民用电6.92亿千瓦时,增长9.8%,其中城镇居民用电增长12.6%,乡村居民用电增长4.8%

 

  (十一)市场活力持续增强

 

  全市非公经济增加值309.34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9.2%,较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全市新增市场主体30932个,增长30.3%。新入库五上企业44户,较去年同期增加2户,分别为规上工业企业4户,资质内建筑企业15户,房地产开发企业14户,限上贸易企业8户,规上服务业企业3户。

 

  二、经济发展的亮点

 

  一是GDP增速再创新高。前三季度全市经济发展速度再创新高,达到9%以上,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8.2%,二季度增长8.7%,三季度增长9.3%,呈现出稳步增长、逐季走高的良好发展趋势。二是非能工业发展加快,延安卷烟厂生产线技改全面完成,8月份开始代生产南京(佳品)和南京(红),中高档卷烟占比提高,卷烟结构得以优化,卷烟工业一举扭负为正,带动全市非能工业快速发展。三是电力生产不断加快。7月份新入库的大唐热电厂累计发电19.38亿千瓦时,实现产值4.88亿元,为全市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四是全社会用电量保持快速增长。今年以来,全社会用电持续保持在11%左右的高速增长水平,特别是工业用电较上年有显著提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业生产遭遇低温冻害,种植业受灾明显。占农业72.5%的种植业增长3.6%,较去年同期回落2.7个百分点,拉动力回落1.9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受4月份强冷空气影响,部分县区水果、核桃和花椒受冻严重,尤其是水果产量较去年同期下降5.7%,根据调研情况,预计全年苹果将减产40万吨左右,对全年农业增长带来不利影响。

 

  二是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速不高。受各项环保政策影响,开采业发展速度放缓,原煤生产、原油生产和加工的增速虽然保持增长,但增速不高,与全年生产均衡进度相比,原煤生产相差303.93万吨,原油生产相差42.01万吨,原油加工相差33.04万吨,预计完成全市年初计划存在一定困难。

 

  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施工项目个数仍然明显少于上年同期,尤其是新开工项目不足,导致投资增长的压力很难缓解。全市共有施工项目1027个,较上年同期减少31个,其中新开工项目569个,减少169个。根据全市工作计划,下半年要完成604亿元的地方投资,7-9月累计完成328.62亿元,10-12月还需完成275.38亿元,由于第四季度仅有一个半月的有效施工期,完成计划有较大困难。

 

  四是部分服务业行业后期增长难度加大。由于轨道交通发展迅速,铁路客运量不断增加,影响公路客运量增速持续回落。传统邮政业务目前增长良好,增速达到11.4%,从部门了解的情况,预计全年邮政业务总量将小幅回落。电信业务总量的高速增长难以维持到下年。由于上年年底三大运营商的大流量套餐,带动电信业务总量持续较快增长,年底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到下年电信业务总量增速将有所回落。新经济的发展仍然缓慢,截至目前仅有4户企业入库,对全市经济贡献不足。

 

  四、四季度工作建议

 

  一是防灾减灾,确保农业稳定。以提质增效为重点,扎实做好生产管理工作,指导做好粮食、苹果等农作物收获和粮油作物秋播工作。继续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苹果产业后整理建设进度,完成剩余13条智能选果线、1.6万吨冷气库建设任务。

 

  二是加快生产,确保工业增长。密切关注延长油田和长庆集团之间的争议,积极协调沟通,确保全市原油生产和加工不受影响。加快落实环保责任,提高煤炭合法产能。协调督促延安卷烟厂尽快投产中支卷烟,进一步加快非能工业发展。力促富县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彩虹光伏玻璃等项目规模化生产,达产达效,尽早入统。

 

  三是挖掘潜力,促进投资扩大。落实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20条措施,继续加快推进在库项目进展,把握四季度施工时间。要密切关注跨地市项目,发改部门应加强与上级相关部门的沟通,确保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增长4%的目标。加快项目谋划,储备重大项目,充实项目盘子,确保下年投资稳定增长。继续加大营商环境整治力度,缩短项目审批程序和工作时间,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营造良好环境。

 

  四是补齐短板,确保服务业发展加快。加快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推进园区发展。关注898等新经济企业发展,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尽早入统。利用四经普契机,全面掌握全市五下企业、非公经济及服务业发展情况,为优化经济结构、扩大经济体量夯实基础,结合经普情况,积极摸排,为下年五上企业培育做好准备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