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安康:投资增速承压上行 转型升级亮点纷呈

您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市县信息

安康:投资增速承压上行 转型升级亮点纷呈

文章来源: 陕西省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18-10-25 09:08
字号:
打印

  今年以来,安康市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对投资的有效引导,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前三季度,在新开工项目减少、投资资金紧张等因素制约下,投资增速小幅回升,呈现平稳发展态势。

 

  一、运行特点

 

  (一)投资增速小幅回升。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7%,增速比1-8月份提高0.8个百分点,实现小幅回升。其中,建设项目投资增长20.4%,增速比1-8月份提高1.3个百分点。

 

 

  (二)三次产业结构稳定。前三季度,全市三次产业仍保持20%以上增速,总体呈现平稳增长。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1.7%,比1-8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7.4%,比1-8月份回落3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比重达到21.2%,比1-8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0%,比1-8月份加快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占全市投资总量的67.5%,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3.7个百分点,是拉动全市投资的主要力量。

 

  (三)工业及其技改投资平稳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工业投资增长27.7%,比全部投资增速高6个百分点,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25.7%,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6个百分点。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4.4%,比1-8月提高2.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技改投资高16个百分点,拉动工业投资增长2.5个百分点。

 

  (四)新旧动能持续转换。在投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加快的带动下,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为全市工业投资持续注入新动能。前三季度,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1.21倍,比上半年、一季度分别加快30.343.7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投资占高技术制造业比重合计超过八成,分别增长1.32倍、77.6%,合计拉动全市工业投资增长9个百分点。

 

  (五)民间投资活力不减。前三季度,全市民间投资增长30.9%,与上月持平,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加快2.312.5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9.2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4.6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在全市投资占比为50.8%,是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重要支撑。

 

  (六)房地产投资持续快增。前三季度,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3.7%,增速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2个百分点。其中,全市商品房销售额增长52.4%,比1-8月提高8.6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8.1%,比1-8月加快3.9个百分点。

 

  (七)基础设施投资止跌回升。前三季度,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在连续四个月持续回落后呈现首次回升,增长16.6%,比1-8月回升1.8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占基础设施投资73.4%的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20.1%,比上月提升1.6个百分点;占基础设施投资19.7%的交通运输邮政业,增长16.4%,比上月提升4.6个百分点。

 

  (八)大项目投资占主导地位、支撑作用强。前三季度,全市亿元以上在建项目457个,同比增加69个,增长17.8%;完成投资增长26.2%,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4.5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比重为62.2%,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5.7个百分点。亿元以上项目的快速增长,为投资后续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投资增速虽然出现小幅回升,但今年以来一直困扰投资增长的新开工项目减少、资金紧张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投资增长的持续动力依然不稳固,影响投资发展后劲。

 

  (一)新开工项目大幅减少。今年以来,新开工项目大幅减少。3-8月份新开工项目个数同比分别下降25.8%34.2%42.1%41.8%40.7%38%。前三季度下降趋势仍未扭转,新开工项目873个,同比减少343个,下降28.2%,但降幅比1-8月份收窄9.8个百分点。受此影响,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比上年同期下降24.5%,下拉全市投资下降11.2个百分点,对投资增速影响较大。

 

  (二)投资到位资金仍然吃紧。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比上年同期增长20%,增速低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1.7个百分点。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41.8%,而中央预算资金下降23.5%;其他资金和国内贷款分别增长37.6%14.1%;而占全部到位资金六成以上的自筹资金仅增长13%,这说明社会投资意愿不强,企业投资意愿有所下降,将直接影响投资后续增长。

 

  三、对策建议

 

  (一)努力破除制约项目开工的因素。改善投资环境,降低市场运行成本,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详细梳理制约项目开工的因素,明确责任和解决路径,制定落实时间表。对于拆迁难、融资难、规划调整周期长等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加强各部门间的协作能力,加快项目审批进度,不但要提前做好规划、土地、环保、资金等各项投资开工的前期准备工作,还要促进符合条件的项目尽早开工、及时入库。

 

  (二)抓紧短板领域投资不放松。抓好与完善城市功能、改善民生相关的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保障房等项目的开工建设,为投资增长提供有力保障。继续创新基础设施等民生领域项目投融资模式,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研究和推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PPP项目,列出项目清单并逐一促进项目落地。

 

  (三)继续做好投资要素保障。大力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投资模式和政府购买服务,积极推进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同时,完善清理和盘活存量资金长效机制,用足用好国家专项建设基金,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大对符合条件的投资项目信贷支持力度,拓宽投资资金来源渠道,提振企业投资信心,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好关键作用,增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