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2021年安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您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统计数据>年度数据>统计公报 > 各市

2021年安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文章来源: 省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22-05-17 17:05
字号:
打印

2021年,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和市委四届十二次全会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有效应对复杂环境、严重汛情、疫情防控等多重冲击,全市经济呈现恢复有力、结构优化、质效提升的良好态势,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目标完成好于预期,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209.49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4.34亿元,增长6.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6%;第二产业增加值513.53亿元,增长7.6%,占比42.4%;第三产业增加值531.62亿元,增长7.9%,占比44.0%。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726.0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0.0%,较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2.18万公顷,比上年下降1.1%。其中,夏粮8.10万公顷,增长0.3%;秋粮14.08万公顷,下降1.9%。油料面积6.94万公顷,增长1.0%。蔬菜及食用菌面积8.35万公顷,增长3.8%。

全年粮食产量77.92万吨,增长0.6%。其中,夏粮24.59万吨,增长0.9%;秋粮53.33万吨,增长0.4%。全年谷物产量52.46万吨,下降0.4%。其中,稻谷产量14.18万吨,增长0.4%;小麦产量8.52万吨,下降0.7%;玉米产量29.31万吨,下降0.1%。

全年生猪出栏190.98万头,增长6.1%;牛出栏6.87万头,增长1.0%;羊出栏45.73万头,下降6.3%;家禽出栏918.21万只,增长3.1%。肉类总产量18.73万吨,增长7.3%。禽蛋产量5.41万吨,下降2.7%。

全年水产品产量4.17万吨,增长0.1%。

全市森林覆盖率68%。全年营造林面积126.21万亩,比上年增长8.7%。义务植树771.45万株。森林蓄积量累计7714万立方米,林地保有量2878万亩,湿地公园总面积15.03万亩。有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面积72.79万亩,占国土面积2.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2.5%,增加值增长8.2%。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总产值增长16.8%,股份合作制经济总产值下降19.2%,股份制经济总产值增长12.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经济总产值增长18.9%,其它经济总产值下降5.4%。

分门类看,采矿业总产值增长4.3%,制造业总产值增长13.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总产值增长11.0%。

规模以上工业中六大支柱及特色工业总产值增长14.1%。其中,富硒食品增长12.9%,新型材料增长6.0%,装备制造增长19.1%,生物医药增长34.6%,清洁能源增长10.4%,纺织服装增长29.8%,特色工业增长44.9%。

全年规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265.09亿元,同比增长10.5%;实现利润85.81亿元,同比增长3.5%;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4.64元,同比增加0.55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78%,同比下降0.46个百分点。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99.25亿元,比上年下降2.7%。274家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24.67亿元,增长8.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总产值51.66亿元,增长16.3%。全年签订合同额412.07亿元,增长1.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79.58万平方米,增长2.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跨区域和农户)比上年增长6.4%。

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8.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2.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1%。

全年民间投资比上年增长11.3%,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0%,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2.5%,文化产业投资下降18.9%。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05.17亿元,比上年增长17.2%;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234.12万平方米,增长12.9%;商品房销售面积188.78万平方米,增长15.8%;商品房待售面积48.89万平方米,增长1.1倍。

五、交通和邮电

年末民用车辆拥有量71.16万辆。其中,载客汽车20.76万辆,载货汽车3.0万辆。截至2021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26032.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05.6公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2381.5公里,县乡村道22945.1公里。

全年全市公路客货运周转量50.60亿吨公里,同比下降1.0%。公路旅客周转量11.77亿人公里,下降10.0%。公路货运周转量49.42亿吨公里,下降0.7%。安康机场旅客吞吐量25.7万人次,增长615.9%;货邮吞吐量89吨。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6.35亿元,同比增长41.4%。电信业务总量268.27亿元,增长21.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8.5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75.6万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99.92万户。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103.92万户。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价格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2.64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零售额285.06亿元,增长13.7%。

按经营地分,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436.59亿元,增长14.4%;乡村市场66.05亿元,增长19.3%。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421.69亿元,增长14.6%;餐饮收入80.95亿元,增长17.0%。全年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单位)实现网上零售额4.06亿元,比上年增长15.7%。

在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中,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45.1%,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40.6%,粮油、食品类增长22.5%,汽车类增长20.7%,烟酒类增长19.4%,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7.9%。

2021年,安康城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6%。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1.8%。

七、国内旅游

根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结果,2021年,全市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935.8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4.4%;国内旅游收入163.81亿元,增长117.3%。

全市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43家,其中,4A级景区14家,3A级景区26家,2A级景区3家;省级旅游度假区2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4个;陕西省旅游特色名镇17个,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33个。

八、对外经济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1.59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全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1个。合同外资14738万美元,同比增长13.7%;实际利用外资(含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部分)13475万美元,增长121.8%。

九、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867.85亿元,同比增长10.3%,比年初增加174.7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077.47亿元,同比增长12.1%,比年初增加116.22亿元。

年末全市境内各类证券营业部6家。期末证券开户数14.49万户,比上年末增加4.06万户。证券市场交易量632.98亿元,同比增长19.1%。

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47.16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寿险保费收入37.32亿元,同比增长3.6%;产险保费收入9.85亿元,同比增长4.9%。产险赔付7.46亿元;寿险给付5.27亿元(含满期给付)。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所,全年招收普通本专科学生6398人,其中本科3561人。年末在校学生24068人,其中本科12509人。

全市共有小学385所(未含小学教学点332个),在校学生19.39万人;普通中学181所(其中初中阶段151所,高中阶段30所),在校生14.64万人(其中初中9.26万人、高中5.38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100%,初中学龄人口净入学率100%。

全市共有中等职业学校11所,当年招生7730人,在校学生22560人。

全市共有幼儿园515所,在园幼儿(含附设幼儿班)8.89万人;特殊教育学校5所,在校残疾学生441人。

全年地方登记的科技成果共48项,其中,农林牧渔业2项,制造业8项,建筑业1项,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2项,医学研究35项。

全年签订各类技术合同527项,合同成交总额49958.96万元,同比增长132.0%。其中,技术开发合同30项,成交金额6363.04万元;技术咨询合同21项,成交金额717.4万元;技术服务合同476项,成交金额42878.52万元。

全年专利授权量1060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49件,实用新型专利786件,外观设计专利225件。

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5家。其中,制造业19家,农林牧渔业3家,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3家。

全年认定科技创新平台8个。其中,省级农业科技园区2个,省级星创天地2个,省级科技创新试验示范站2个,市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个。

全市共有法定计量检定机构10个,特种设备检验机构3个。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共有图书馆11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43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0个,博物馆11个。

年末全市共有广播电视台10座,其中,市级广播电视台1座,县级广播电视台9座。

全市拥有国家综合档案馆11个,馆藏1327个全宗,馆藏资料15.76万册,馆藏档案56.00万卷、155.99万件。其中,市档案馆全宗219个,馆藏资料1.53万册,馆藏档案9.79万卷、24.02万件。

全市拥有卫生健康机构2899个。其中,医院60所,社区服务中心(站)15个,卫生院166个,村卫生室2167个。共有床位19249张。共有卫生人员2493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0901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6657人,注册护士8610人。

全年共组织开展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112场次,新增社会体育指导员630人。实施完成14个市级全运惠民工程,组织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乡镇工程10个。

全市体育彩票销售网点279个,其中专营店网点200个,占比73.8%。全年共销售2.17亿元,同比增长15.6%。

十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市中心城区优良天数343天,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29微克/立方米,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47微克/立方米。全市空气质量六项监测指标(PM10、PM2.5、O3、SO2、NO2、CO)全部在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限值之内,进入国家空气质量达标城市行列。全市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汉江出陕断面水质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4起,比上年减少5起,下降26.3%;死亡18人,比上年减少3人,下降14.3%;受伤6人,比上年减少4人,下降40.0%;直接经济损失320万元,比上年减少580.25万元,下降64.5%。全年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十三、人口

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47.84万人,比上年减少1.5万人。出生率7.88‰,死亡率7.43‰,自然增长率0.45‰。城镇化率51.6%。人口年龄构成为:0-14岁人口占18.85%,15-64岁人口占66.20%,65岁及以上人口占14.95%。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302.45万人,其中,男性161.35万人,女性141.10万人。

十四、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48元,比上年增加1720元,增长9.3%。其中,工资性收入8317元,增长9.1%,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41.3%;经营净收入3835元,增长9.9%,占比19.0%;财产净收入1143元,增长10.6%,占比5.7%;转移净收入6853元,增长9.1%,占比34.0%。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96元,比上年增加2249元,增长8.0%。其中,工资性收入12845元,增长7.3%,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42.1%;经营净收入5524元,增长8.7%,占比18.1%;财产净收入2606元,增长9.3%,占比8.5%;转移净收入9521元,增长8.2%,占比31.2%。

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64元,比上年增加1176元,增长10.4%。其中,工资性收入4955元,增长11.1%,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39.8%;经营净收入2580元,增长10.7%,占比20.7%;财产净收入57元,增长11.8%,占比0.5%;转移净收入4872元,增长9.6%,占比39.1%。

城乡居民收入比2.45∶1,比上年缩小0.05。

全市新增城镇就业21163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7488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59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4%以内。

全年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12.8万人,比上年增加5000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7.2万人,比上年增加900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63.08万人;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4.62万人,其中,在职职工人数18.05万人,离退休人员6.57万人,扩面新增参保1.16万人。

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总人数276.39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1.44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54.95万人。参加生育保险的职工13.31万人。

截至年底,全市有城市低保对象8097户15186人,农村低保对象72703户161858人。现有敬老院169所,床位21799张。农村特困人员37166人,城市特困人员801人。全年城乡临时救助85570人次,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4524人次。有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对象68228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对象44687人。全市共有孤残儿童492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823名,农村留守儿童18595人,困境儿童26227人。福利彩票销售2.34亿元。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历史数据进行了统一修订,2017年、2018年生产总值为修订后数据。2019年、2020年生产总值为最终核实数。

3.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从2011年开始,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起点标准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

4.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从2011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起点标准从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包括项目投资(不包括农户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

5.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6.邮政、电信业务总量按2020年价格计算。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森林覆盖率、营造林面积、森林蓄积量数据来自市林业局;水产品产量数据来自市农业农村局;公路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邮政电信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市移动公司、市电信公司、市联通公司和市铁通公司;旅游、图书馆、文化馆、广播、电视数据来自市文化和旅游广电局;外贸进出口数据来自市商务局;招商引资数据来自市招商和经济合作局;金融数据来自市人行;证券业数据来自各证券营业部;保险业数据来自市保险行业协会;教育体育数据来自市高等学校和市教育体育局;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专利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科技成果、技术合同等数据来自市科技局;档案数据来自市档案局;卫生数据来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城镇就业、失业、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障数据来自市医疗保障局;社会福利数据来自市民政局;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市公安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