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市场规模快速扩张 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您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专题专栏 > 追赶超越看陕西

市场规模快速扩张 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文章来源: 陕西省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15-11-10 09:15
字号:
打印

——“十二五”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系列分析之十

 

  “十二五”以来,陕西认真贯彻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着力调结构、促转变、保增长、惠民生,大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改善消费环境,消费体系日趋完善。随着各类新型业态不断发展,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消费热点不断显现,消费结构明显升级,市场格局发生全新变化,全省消费市场取得快速发展。2013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贯穿始终,陕西消费市场虽表现趋缓,但总体来看,消费市场仍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

 

  一、十二五时期消费品市场的主要成就

 

  (一)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商业经济整体实力增强

 

  “十二五”期间,陕西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14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18.71亿元,比2010年增长0.9倍,年均增长16.1%。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0年的8556元攀升至2014年的15679元,年均增长16.3%。随着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消费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有所增加,商业经济整体实力增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相当于GDP的比重从2010年的32.2%提高到2014年的33.5%,扩大1.3个百分点。

 

 

  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增长迅速。2014年,全省共有限上企业(单位)5092家,是2010年的1.9倍,年均增长16.6%,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远远超出历史水平。全省限上企业(单位)2014年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732.26亿元,是2010年的2.5倍,年均增长达到25.7%

 

  (二)城镇市场优势明显,带动作用更加突出

 

  “十二五”期间,陕西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2014年城镇化率达到52.6%,比2010年提高6.9个百分点。城镇市场零售额所占比重日益提高,作用更加突显。2014年,全省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233.56亿元,占全部零售总额的比重达88.4%,比2010年提高1.4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6.6%;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685.14亿元,占全部零售总额比重为11.6%,比2010年降低1.4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2.8%。城镇市场优势明显,带动作用更加突出。

 

 

  (三)以商品市场集散地为依托,商品零售总量继续扩大

 

  “十二五”时期,商品交易市场厚积薄发,快速发展,对活跃商品流通,提升区域发展竞争力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14年,全省亿元以上重点商品交易市场52个,随着重点市场的不断增加,全年总成交额达到447.56亿元,是2010年的2.2倍,年均增长22.2%,商贸市场对全省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型商品交易市场作为日用消费品和生产、建设所需物资的重要集散地,为全省流通企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商品零售的快速增长提供了物资基础。2014年,全省实现商品零售5336.86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2%,年均增长16.6%;全省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达到3406家,是2010年的2.2倍,销售额年均增长18.7%,带动陕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增长。

 

 

  (四)餐饮行业变革中求生存,结构优化创新发展

 

  “十二五”时期,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影响下,面对国民经济新常态,陕西餐饮市场呈现增长平稳、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新态势。针对消费者消费偏好、消费习惯、消费方式的新变化,以及市场需求的新要求,餐饮服务逐渐向大众化、个性化、多元化的市场主体转变;此外,一些城市临近的乡村聚落,依托当地的文化旅游资源,积极进行规划和开发,形成了颇具知名度、各具特色的美食体验地,是近几年形成的新型经济模式,为餐饮市场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2014年,全省实现餐饮收入达到581.85亿元,年均增长11.9%;全省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企业达到1686家,是20101.4倍,营业额年均增长10.5%。餐饮行业面对新形势,不断转型尝试,积极创新发展,促进餐饮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五)消费结构明显升级,消费热点不断显现

 

  随着全省经济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快速提升,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加快,大众消费已由数量型向质量型、享受型、健康环保型转变,人们对科技产品需求更为强烈,居民消费呈现个性化、时尚化,消费热点和亮点不断涌现。

 

  据限额以上企业(单位)统计数据显示:

 

  一是金银珠宝和化妆品类商品持续热销,尤其是金银珠宝类商品消费成为居民保值增值的新手段和综合避险的新产品。2014年,金银珠宝类零售额73.26亿元,比2010年增长1.4倍,年均增长23.9%;化妆品类零售额52.23亿元,比2010年增长1.25倍,年均增长23.2%

 

  二是汽车成为推动市场消费的主打商品。随着百姓收入水平的体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汽车特别是私家车消费发展速度空前高涨,成为消费市场新的支撑点和增长极。2014年,汽车类零售额857.99亿元,比2010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19.8%

 

  三是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增长,促进了建筑及装潢类、家具类、家用电器的更新换代和升级。2014年,建筑及装潢类零售额达149.69亿元,比2010年增长3.2倍,年均增长43.3%。家具类零售额126.09亿元,比2010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30.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191.57亿元,比2010年增长1.2倍,年均增长21.9%

 

  四是新型时尚文化消费逐渐引领市场潮流,成为消费市场的又一新亮点。文化娱乐体育类零售额22.6亿元,比2010年增长0.8倍,年均增长15.7%。;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零售额4.45亿元,比2010年增长5.4倍,年均增长56.2%

 

  五是通讯器材类升级换代较快,逐渐成为时尚、休闲娱乐等消费品。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更新,手机的功能得到极大的扩展,特别是苹果等新型国外手机进入国内市场,攀比及炫耀心理使年轻消费群体对新型手机消费趋之若笃,通讯器材类商品销售在几起几落之后开始稳步增长。2014年通讯器材类零售额56.97亿元,比2010年增长2.7倍,年均增长38.8%

 

  (六)商贸连锁快速发展,网络销售异军突起

 

  “十二五”期间,陕西商贸企业连锁经营取得快速发展,极大提高了商品流通效率、促进了陕西商贸流通现代化发展。2014年,陕西批发零售业连锁商业企业连锁门店数2206个,实现销售额1036.70亿元,比2010年分别增长2.8倍和4.3倍,年均增速分别为39.3%52.0%。住宿餐饮业连锁门店数181个,实现营业额13.30亿元,比2010年分别增长1.4倍和0.8倍,年均增速分别为23.8%15.4%

 

  近几年来,“网购”由于它的便利性及价格上的优势,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的追捧,因此发展迅猛。2014年之前,陕西无店铺零售以邮购和电视、电话零售为主,网络零售呈现小、散、弱的发展状态,2014年随着京东等大型网上零售商在陕西落户,使陕西互联网零售开始呈现较快发展的态势。据统计,2014年按卖家所在地分,陕西实现网上交易额达到354.8亿元,增长70.6%,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其中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实现互联网零售额25.02亿元,实现零的突破。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商贸流通市场发展较差

 

  城乡之间,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导致农村消费方式、消费水平远滞后于城市,制约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城乡市场差距较为明显。2014年,陕西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乡村的8.6倍,在绝对量上,城镇消费大幅高于农村。另外,农村流通基础设施不足、市场体系不完善、经营秩序不规范等问题比较突出,也导致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远滞后于城市,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缓慢。

 

  (二)大宗商品市场制约陕西消费品市场的发展

 

  一直以来,石油及制品、汽车、煤炭及制品等大宗商品是陕西消费品市场的晴雨表,这几类商品市场的表现影响着全省消费市场的旺盛及低迷。2014年,石油及制品、汽车、煤炭及制品三大类商品实现限额以上零售额1595.39亿元,占全省限额以上零售额比重高达42.7%。因此石油及制品、汽车、煤炭及制品等大宗商品的市场表现举足轻重,这几类商品占比较大的销售结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陕西消费品市场健康、持续发展。

 

  (三)经营成本上升影响商贸业的发展

 

  近两年,商贸企业劳动力成本、租金、能耗等成本不断上升,导致企业经营压力骤增,生存空间被挤压,这些不利因素都极大的制约了零售、住宿餐饮企业的发展。商贸企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首先用工成本是企业运营成本的一项重要成本支出。根据调研企业的数据,企业的用工成本占到其营业收入的30%以上,个别企业甚至达到40%。而能耗成本也是企业的一大支出,在能耗成本中,电的价格是影响能耗成本的重要因素,根据调查显示,2013年以来,电的价格虽未变化,但一直高于工业用电价格,而天然气和水的价格则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上调。

 

  (四)居民消费能力影响陕西消费品市场的发展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放缓影响居民消费支出。近几年来陕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放缓,20112014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上一年增长22.5%14.6%12.8%11.8%20112014年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6.2%13.6%10.2%9.0%。收入增幅逐年回落,直接影响消费水平。二是教育、医疗、居住的刚性增长抑制了居民消费欲望。近年来,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政策,但这三座大山依然还是居民重大的心理负担,在收入有限的情况下,居民仍然面临不敢消费、不能消费的境地。

 

  三、对策建议

 

  (一)规范流通秩序,营造良好消费环境。一是支持建立健全现代消费品营销体系,积极推动消费品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和组织形式的发展,提高流通效率。二是尽快出台降低流通费用的综合性实施方案,切实规范零售商和供应商交易收费等流通环节收费行为,真正改变“重生产、轻流通”的局面。三是健全市场监管体系,加大消费品质量和安全监督,加大惩罚力度,增强消费信心。四是合理规划布局,加大农村消费市场及流通体系建设,改变当前酒店、商业体等重复建设和盲目发展现状,建立科学、有序、健康的市场体系。

 

  (二)稳定大宗商品的市场销售,努力提高其他类别商品的市场份额。汽车、石油及制品、煤炭及制品等类大宗商品左右着全省消费品市场的走势,因此,保持大宗商品市场销售稳定增长,有助于保持全省消费品市场稳步发展。同时,为了全省消费品市场健康、持续发展,应逐步扩大其他商品的市场份额。积极发展中小商贸企业,大力促进电商在陕西的发展,打造精品陕西旅游,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推动陕西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鼓励扶持陕西轻工业企业成长。

 

  三)促进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发展,积极落实稳增长促消费政策。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是我省流通业的主体,激发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活力,创造更多就业创业机会,是带动居民收入持续提高、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支撑作用的重要手段。应尽快全面落实商业用电与工业用电同价政策,免征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提高所得税起征点、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等中央和地方的支持政策;重点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困难,扶持创业就业,以及鼓励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提高科技水平。积极促进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实现平台式发展、连锁式发展、创新式发展、融合式发展,积极推进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设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四)加强“互联网+”实施规划,助力实体商贸企业发展。“互联网+”作为实体贸易企业的转型方向,一些企业已积极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销售业绩。但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对“互联网+”的营销模式还比较陌生,怎样选择互联网+,促进其快速发展,还需要相关部门结合我省实际,掌握商贸企业整体经营状况,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实施意见》,对商贸企业发展“互联网+”给予指导性意见,加强制定实施规划予以引导培育,为我省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

 

  (五)提高居民收入,增强大众消费能力。要让消费持续“热起来”,不能仅仅依靠短期政策“刺激”,长期来看需要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税收体制改革,提高全省工资薪酬水平。同时增加物价补贴,实质性的增加居民收入,使更多的工薪阶层成长为中等收入阶层。同时,继续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城乡全民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增强更多人的消费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