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产品供给能力增强

您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专题专栏 > 追赶超越看陕西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产品供给能力增强

文章来源: 陕西省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15-10-19 00:00
字号:
打印

——“十二五”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系列分析之四

 

    “十二五”期间,全省各级党政部门和农村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以落实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体系为抓手,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以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为重心,主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广优良品种种植,积极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持续提升果业竞争力,转变畜禽养殖方式,强化林业生态建设,发展经济林产业,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农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农产品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

 

    一、“十二五”陕西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就

 

   (一)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经济总量显著提高

 

    2014年,陕西现价农林牧渔服务业生产总值1635.8亿元,为2010年的1.65倍,按可比价计算年均递增5.4%。其中:农业递增5.4%,林业递增10.5%,畜牧业递增3.5%,渔业递增11.1%,服务业递增7.6%。2015年上半年全省一产业增加值416.59亿元,增长5.3%,较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同时,陕西农业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不断提高,由2010年的2.4%上升到2014年2.7%,提高0.3个百分点,增长速度位居全国前列。

 

 

 

    (二)优良品种推广力度加大,粮油单产再创新高

 

    “十二五”期间,陕西努力克服洪涝、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加力推广优良品种面积,小麦、玉米、水稻三大粮食作物良种覆盖面积达90%以上。在生产措施得力,气候适宜的条件下,2012年全省粮食单产达到265.4公斤/亩;2013年秋粮单产达到282.8公斤/亩,2014年夏粮单产246.0公斤/亩,分别创秋夏粮单产新高。2014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达到4614.7万亩,粮食总产量1197.8万吨,比2010年增长2.7%;粮食亩产达到259.5公斤,比2010年增加13.7公斤。

 

    2014年全省油料播种面积451.3万亩,油料总产量达62.3万吨,较2010年增长11.1%,年均递增2.7%;油料单产138.1公斤/亩,创历史最好水平,较2010年增加14公斤。

 

 

    (三)设施蔬菜产业快速发展,市场供给能力增强

 

    在确保粮食生产稳定的同时,陕西依托杨凌农业科技带动优势,大力倡导在陕北、渭北及城市周边地区推广设施大棚蔬菜种植,进一步提高了土地生产效率,满足了城乡市场蔬菜供应,提高了主产区的农民收入。2014年全省蔬菜面积753.9万亩,较2010年增长13.2%;蔬菜产量1724.7万吨,较2010年增长24.6%,年均增长5.7%。在蔬菜生产和市场供应中,设施蔬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蔬菜生产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2014年全省已建成蔬菜设施130.2万个,其中:日光温室26.2万个,大拱棚50.62万个。全省设施蔬菜种植面积163.57万亩,占蔬菜面积的21.7%,比2010年提高3.7个百分点;设施蔬菜产量614.21万吨,占全省蔬菜总产量35.6%,比2010年提高2.6个百分点。调查显示:陕西设施蔬菜种植主要以黄瓜、西红柿、辣椒、茄子等品种为主,占全部设施蔬菜产量七成以上,其中:黄瓜产量占19.1%,西红柿占21.8%,辣椒占15.7%,茄子占4.7%,西葫芦占4.2%,芹菜占7.7%。蔬菜在全省农业产值中的比重达到18.6%,较2010年提高1.5个百分点,在主产区农民收入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2014年全省设施蔬菜面积占全国总量的3.1%,产量占全国的3.5%,总量居全国第6位。设施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但确保了当地群众生活需要,还有大量的时鲜蔬菜销往外地,大棚蔬菜已经成为农民家庭增收的“钱袋子”。

 

    (四)果业竞争力不断提升,果业大省地位加强

 

    “十二五”期间,陕西积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果业整体竞争力不断提升,果业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目前陕西已在渭北建成全国集中连片面积最大的优质苹果基地,在无定河以南至渭河以北的河流沿岸建成80万亩酥梨基地,在黄河沿岸建成200万亩红枣基地,在秦岭北麓和汉江流域建成40万亩猕猴桃基地,在汉中盆地和秦巴山地建成38万亩柑桔基地,在渭北南沿建成10万亩红提葡萄基地,在大中城市近郊建成150万亩时令特色水果基地,形成了以苹果为龙头,以柑桔、梨、桃、葡萄、猕猴桃、红枣等为新增长点的果业产业化新格局。同时,积极以省级示范园建设为龙头,带动和促进全省果园标准化生产水平提高。全省实现了苹果面积、产量、品质全国第一的目标,成为名符其实的果业大省。

 

    2014年全省果园面积达到1836.8万亩,园林水果产量1554.0万吨,分别比2010年增长13.0%和25.5%,年均分别递增3.1%和5.8%。其中苹果面积和产量为1022.7万亩和988.0万吨,分别比2010年增长13.3%和15.4%;猕猴桃面积和产量分别为93.0万亩和120.6万吨,分别比2010年增长31.3倍和91.6倍;柑桔面积和产量分别为57.3万亩和50.4万吨,分别比2010年增长12.5%和75.6%;红枣面积和产量分别为278.0万亩和64.5万吨,分别比2010年增长14.1%和28.8%。

 

    (五)养殖方式发生转变,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

 

    “十二五”期间,陕西克服市场周期性波动和畜禽疫病等对畜牧业生产的不利影响,积极转变畜牧养殖方式,大力引进推广优良畜禽品种,强化畜禽养殖示范小区建设,畜牧养殖方式发生根本转变,以规模化、小区化、区域化生产和产业化的现代畜牧业养殖格局基本形成。目前,全省建成猪、牛、羊、鸡养殖小区共2094个,建设百万头生猪大县4个,存栏10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大户4667户,蛋鸡存栏500只以上规模养殖场户1.7万户,出栏30头以上的养羊规模养殖场户5.5万户,规模养殖户成为目前畜牧养殖的主力军。

 

    2014年全省畜牧业增加值349.7亿元,年均递增3.5%(可比价)。年末生猪存栏879.4万头,较2010年下降0.6%;牛存栏150.6万头,下降8.7%;羊存栏700.2万只,增长10.2%,年均增长2.5%;家禽存栏6623.5万只,增长15.7%,年均增长3.7%。畜禽存栏的基本稳定为畜产品产量的增长奠定基础,2014年全省肉类总产量116.8万吨,较2010年增长13.8%,年均增长3.3%;奶类总产量达到192.3万吨,增长8.3%,年均增长2.0%;禽蛋产量54.5万吨,增长15.8%,年均增长3.7%。

 

 

    (六)生态建设成效明显,林产品产量快速增长

 

    “十二五”期间,陕西积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强退耕区后续产业发展,扶持特色经济林、生物质能源林产业建设,生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省森林覆盖率由37.6%上升到43.0%,提高5.5个百分点,陕北、渭北山绿了,雨多了,气候条件明显改善。在林地面积增加的同时,陕西经济林产业也取得较快发展,林产品产量快速增长。2014年全省林业增加值46.8亿元,为2010年的2.1倍,年均增长10.5%(可比价)。林业占一产增加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2.3%提高到2.9%,提高0.6个百分点。全省核桃面积达到952.9万亩,比2010年增长66.3%,年均增长13.6;核桃产量18.2万吨,为2010年的3.0倍,年均增长31.7%。板栗面积456.5万亩,比2010年增长2.7%,年均增长0.7%;板栗产量7.9万吨,为2010年的1.5倍,年均增长11.0%。花椒面积209.7万亩,比2010年增长1.7%,年均增长0.4%;花椒产量6.1万吨,为2010年的1.4倍,年均增长8.1%。

 

 

    (七)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农业机械化进程加快

 

    “十二五”期间,陕西把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在全省范围内对购置农业机械的农户进行政策补贴,刺激了农村群众购置农机具的积极性,有效推进了农业机械化进程。补贴政策刺激,农机具拥有量快速增长,极大的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2014年全省农机总动力2552.1万千瓦,比2010年增长35.1%,年均递增7.8%;大中型拖拉机拥有量由2010年的7.8万台发展到2014年的10.2万台,年均递增6.8%;联合收割机由2010年的2.3万台,发展到2014年的3.7万台,年均递增12.5%;节水灌溉机械由2010年的1.0万套发展到2014年的3.1万套,年均递增33.3%。农机具的增加和使用,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解放了生产力。2014年全省机械耕作面积为3997.5万亩,占全省常用耕地面积比重由2010年的72.7%上升到92.9%;机械播种面积3004.2万亩,占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由2010年的60.8%提高到69.9%;机收面积2717.3万吨,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由2010年的43.5%上升到63.2%。

 

   二、陕西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耕地质量不高,农田水利设施落后

 

    陕西地处西部,自然条件差,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落后,大部分耕地不能正常灌溉,制约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一是耕地质量不高。目前农村人均耕地仅1.65亩,水田和水浇地仅占常用耕地面积39.1%,优质耕地资源紧缺现状短期内难以扭转,对农业生产能力提升带来挑战。二是农田灌排基础设施依然薄弱。现有灌溉面积中灌排设施配套差、标准低、效益衰减等问题依然突出,40%的大型灌区骨干工程、49%的中小型灌区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不配套和老化失修,大多灌排泵站带病运行、效率低下,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仍很突出。

 

    (二)农产品生产成本增加,农业生产风险加大

 

    农业是弱势产业,受到自然、市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风险大于其他产业。一是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生产风险加大。随着土地和水资源短缺矛盾的加剧,农业用地、用水成本不断增加,农资、农机等物质费用投入增加趋势难以改变,农业用工成本不断提高,但农产品价格上升空间有限,使农业生产风险加大。二是灾害频发,自然风险加大。受气候异常变化影响,自然灾害多发势头难以逆转,而当前面对自然灾害农业还没有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自然风险增大。三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农业受国际市场冲击风险加大。近年来,农产品市场波动加大、频率加快,玉米、棉花、生猪、牛奶等主要农产品都先后受到国际农产品市场冲击,黄豆、大蒜、生姜、猪肉等农产品价格忽高忽低,让生产者承受着巨大的伤痛。化肥、柴油等主要农资也受国际市场影响价格上涨,农业生产面临的市场风险影响增大。

 

    (三)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农业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随着农民收入渠道的拓宽和农资价格的上涨,农业比较效益低下日趋显现,“种地不如打工”观念在农民心中已根深蒂固。同时,为了确保社会稳定,国内长期奉行的低粮价政策,使粮食价格上涨速度远落后于物价指数增长幅度,严重挫伤农民种粮积极性。而非农业行业劳动力价格的逐步攀升使农民打工收入大幅增加,最终形成务农收入远低于务工收入。2000年到2014年陕西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比提高了9.7个百分点,而农民一产经营收入占比下降了11.4个百分点。在陕西大部分地区,农业种植已经被副业化、兼业化。而农资价格不断上涨又增加了农民的种粮成本,虽然国家出台最低收购价格和补贴等措施,但杯水车薪;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也增大了农业种植风险,同时国内当前对农业风险的经济补偿机制还不健全,致使农民因灾损失往往无法弥补,且相关农业保险的缺失以及农民参保率低等现象均不能从根本上起到降低农业种植风险的作用。

 

   三、对陕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强化农业基础,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长期以来,干旱是制约陕西农业生产的最重要因素,特别是陕北、渭北地区仍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桎梏。要确保陕西农业丰产,就必须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切实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首先要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关中平原条件好的耕地要完善机电井设施,陕北、渭北地区要加强渠、坝整修,陕南地区要做好池塘防渗漏,确保每块田地有水源,实现涝时可蓄水,旱时可及时灌溉。其次是实现农田免费灌溉。农业是弱势产业,投入高,产出低,风险大,要稳定农业生产,政府必须加大投入,在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条件下,政府为农田用水买单,鼓励农民及时灌溉,确保农业生产稳定。最后是推广节水灌溉。陕西是缺水地区,要改变大水漫灌传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逐步在全省形成大中型灌区以渠道衬砌防渗为主,中小型水库灌区以渠道防渗和暗管输水为主,井灌区以暗管输水和喷灌、微灌为主,设施农业(温室、大棚)区推广微喷、渗灌、滴灌或小管出流等节水灌溉为主的农田节水灌溉新格局。

 

    (二)转变政府管理农业方式,严防“谷贱伤农”现象发生

 

    目前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探索新的适合陕西省情的政府管理农业方式成为当务之急。一是强化政府服务监管功能。依据欧美等发达国家经验,目前政府对农业应变管理为服务,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大政策补贴,强化市场监管,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二是将农业生产规模控制在合理水平。加强市场供需调研分析,对粮食、苹果、弥猴桃、生猪等农产品生产总规模合理控制,实现农业效益最大化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放弃追求规模扩张和产量增加,破解“丰产不增收”“谷贱伤农”难题,确保陕西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农民稳定增收。三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品质。要发挥“杨凌农业科技”优势,积极应对农业生产不确定因素及成本上升等影响,加强农业生产管理,提高生产质量和产品品质,做强品牌,从质量要效益,从品质要市场,实现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农民增收。

 

    (三)推进规模经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村人口以转移就业等多种形式向城市流动,为农村耕地流转提供了可能,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业经济主体逐步被规模户、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取代,为新世纪农业模式创新带来新的契机。要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大力推进农村耕地有序流转,推广规模经营,发展农业产业化,有效提高农业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一是以家庭农场为骨干。鼓励农村有文化懂技术的种田能手通过耕地流扩大规模,发展家庭农场,提高农业规模效益。二是加强专业合作社带动。各地应紧密结合“一村一品”和“一县一业”产业布局,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周边农户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共同发展现代农业。三是壮大龙头企业。各地应紧密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以农产品加工、销售为主的龙头企业,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质为目标,形成产业链,促进农产品附加的提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